这时,后面马车上车帷掀开。
发觉马车停下的王若弗从里探出头,王卓也循声望去。
四目相对,许久未见的两人立马就认出了对方。
“堂兄?”
“若弗?”
王若弗急忙走下马车,王卓也快步上前。
大庭广众之下不好叙话,因此简单寒暄后,王卓便在前头引路,领着众人去王家。
王若弗的叔叔名叫王顺卿,膝下有嫡子两位。
次子外出经商,一家在外。
如今家里剩下嫡长子王卓一家。
王顺卿家虽然没人踏足官途,但早年靠着自家哥哥的余荫,以及自己的经商才能,也是早早成为了洪州的一大富商。
不过自从哥哥去世后,王顺卿察觉到嫂嫂王老太太的怠慢,以及王衍和王若与的不待见后,便自觉和汴京那边断了联系,只有过年时才会送封信过去。
像王顺卿这样的人世间少有。
这也是他为何收到了王若弗的来信,却不愿去汴京的原因。
一是怕王老太太几人不乐意,认为自己是硬要蹭他家的富贵。
第二则是最重要。
怕因为自己出席,让王若弗这个他自小当做女儿宠的侄女丢面。
本就是把女儿高嫁进勋贵家。
若是礼数再不周到,把自己这个离得这么远的商贾叔叔请去,恐怕人家更瞧不起。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因此对于这个不是女儿胜似女儿的侄女,王顺卿能做的只有适时地退居一隅,不拖后腿。
当初王若弗连来几封书信,惹得王卓意动,想要去汴京赴宴,但是得来的只有王顺卿的训斥。
“你若是真心,此话休要再提!”
王家门口。
府门在王卓出门后就已经大开。
头发白了大半的王顺卿站在门边,翘首以盼。
这使得路过的行人纷纷侧目。
不明白在洪州向来享有盛名的王老爷子为何今日站在门口,府门大开,像是在等人一般。
听说王家在汴京都有人脉,洪州还有什么人值得王家这般对待?
难道是开门迎吴知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