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后天好!”
王若弗笑容满面道:“正好我这两天置办些东西,到时候一同带去。”
兴国坊。
杨宇卿家。
杨文远将打算告知了陈大娘子。
陈大娘子淡然地点了点头,然后就开始忙碌着给杨文远置办出行的东西。
长嫂没了,陈大娘子自认为自己算是杨文远的半个母亲,因此对杨文远的事可谓是尽心尽力。
知道以杨文远“稳妥”的性子,出行的安全自然是不用自己担心。
陈大娘子转而将注意力放在了衣食住行方面,把各类珍稀药品各取上一份,甚至连带着干粮、水袋都备得整整齐齐。
“文远,你此行要去多少人?”
“百八十人吧。”
“走水路还是陆路?”
“水路罢,先走水路,后面再改。”
“文远,你这次打算待多久?”
“半个月?黄州离汴京又不远,中途虽然要去其他地方,但最多也要不了一个月。”
“那就是一个月了。”
“文远,……”
一直忙碌到下午,等杨宇卿放衙回来,看到自己偏堂堆满了包袱时,不免愣了愣。
“杨文远这是又要出远门了?”
杨宇卿显然是对眼前的一幕见怪不怪了。
“回老家啊。”
陈大娘子手臂上系着淡青色的襻膊,没好气道:“你不知道你侄儿要回老家一趟啊。”
杨宇卿这才了然。
越是世家越是注重族地。
因此虽然杨家如今富贵腾达,但是黄州老家那边依旧有分支。
并且还有一座杨家兴盛时修建的老祠堂。
古人相信,越是古老的物件越是有灵,更别说祠堂这种祭祀先祖的传承地。
老祠堂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记忆,拆除它们就是抹去了自己的根。
因此即便那座祠堂里的牌位,早已搬到了平阳侯府的祠堂内,但依旧香火不断。
每一代杨家嫡系结亲之前,也都会去老家祠堂那告慰先祖。
同时也是将喜事告知那边的杨家亲族。
杨宇卿当年就走过这个流程,自然是知道的。
但是看着眼前如同大山一般的物品,杨宇卿都不免有些吃味:“就出一趟门,用得着带这么多东西吗?”
杨宇卿那时候年少气盛,可是只简简单单带了二十骑就“轻装上阵”了,哪里带了这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