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话就是那种古老的忧惧。这本是中国旧诗人的传统,不过他们不幸多是事
后的哀伤,我们还算好一点的是将来的忧虑,其次是形式也就不是直接的,
而用了譬喻,其实外国民歌中很多这种方式,便是在中国,《中山狼传》里
的老牛老树也都说话,所以说到底连形式也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鄙人是中
国东南水乡的人民,对于水很有情分,可是也十分知道水的利益,《小河》
的题材即由此而出。古人云,民犹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法国路易十
四云,朕等之后有洪水来。其一戒惧如周公,其一放肆如隋炀,但二者的话
其归趋则一,是一样的可怕。把这类的思想装到诗里去,是做不成好诗来的,
但这是我诚恳的意思,所以随时得有机会便想发表,自《小河》起,中间经
过好些文诗,以至《中国的思想问题》,前后二十馀年,就只是这两句话,
今昔读者或者不接头亦未可知,自己则很是清楚,深知老调无变化,令人厌
闻,唯不可不说实话耳。打油诗本不足道,今又为此而有此一番说明,殊有
唐丧时日之感,故亦不多赘矣。
(民国甲申,九月十日)
□1945年
10月刊《杂志》14卷
1期,署名周作人
□收入《立春以前》
儿童杂事诗的序记
序
今年六月偶读英国利亚(lear)的诙谐诗,妙语天成,不可方物,略师
其意写儿戏趁韵诗,前后得十数首,亦终不能成就,唯其中有三数章,是别
一路道,似尚可存留,即本编中之甲十及十九又乙三是也。因就其内容分别
为儿童生活、儿童故事两类,继续写了十日,共得四十八首,分编甲乙,总
名之曰《儿童杂事诗》。后又续有所作,列为丙编,乃是儿童生活诗补,亦
二十四首,唯甲编以岁时为纲,今则以名物分类耳。
我本不会做侍,但有时候也借用这个形式,觉得这样说法别有一种味道,
其本意则与用散文无殊,无非只是想表现出一点意思罢了。寒山曾说过,&ldo;分
明是说话,又道我吟诗&rdo;。我这一卷所谓诗,实在乃只是一篇关于儿童的论
文的变相,不过现在觉得不想写文章,所以用了七言四句的形式。反正这形
式井无什么关系,就是我的意思能否多分传达也没有关系。我还深信道谊之
须事功化,古人云,为治不在多言,但力行何如耳。我辈的论或诗,亦只是
道谊之空言,于事实何补也。
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日雨中,知堂记于南京。
甲编附记
儿童生活诗,实亦即是竹枝词,须有岁时及地方作背景,今就平生最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