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盘哥哥,快过来吃东西!&rdo;三个娇美的女孩子嘻嘻哈哈的叫开了,一个还好,三个都跟着叫盘哥哥,还真有点吃不消,而且有二个是在故意起哄。
小琴和阿君坐缆车上来时带了一大堆零食饮料,这个晚餐还算是丰盛的,在旅游区,什么都贵,而且弄得很差。她们决定在山上露天过夜,等着看日出。我去租了四张军用棉大衣,三个女孩子惊讶了,觉得太夸张了,大热天了,还要这东西。山区出来的我知道,山顶入夜以后是很凉的。
很快她们嗤之以鼻的棉大衣就派上了用场,很多后面才去租衣服的都被告知缺货了,她们对我佩服无比。
漫天闪闪烁烁的的星星顶在我们头上,还有不少登山者从山脚上来,都是想看日出的,很多人手持电筒,一心一意、一步一阶向上攀登,点点亮光忽隐忽现随着游人缓缓向上移动,星星点点的灯光蜿蜒曲折,将泰山十八道盘装点的易真易幻神秘诱人瑰丽多彩,与天上的星星光辉交映。
黑夜里等待黎明感觉是很漫长的,但与三个女孩子聊着天,觉得时间过得真的飞快。 随着一声渺远的鸡啼,天空开始散发出了光芒,泰山日出的美妙让我们忘乎所以。
从泰山下来,我们又返回孟庙孔庙,有了水柔这个专家级别的向导,我对儒家的了解更为深远。比起阿柔端庄贤淑的似水柔情,罗水柔活泼开朗的火热情怀更容易打动我的心扉。我无微不至的照料,成熟严谨又不失幽默的言行,也让水柔情窦初开。当水柔提出继续往嵩山时,小琴和阿君知趣的选择了分离。
人生就像漫长的旅途,有人说恋人用旅游来考察对方,是最明智的选择。我和水柔的表现堪称完美。水柔比我小10岁,从不一味的撒娇。偶尔耍耍小性子是女孩子的专利,但她并不任性。
有时走累了,撅起小嘴停下来,要我给她揉揉腿,但从来不叫脚踏车之类的,也不叫我背她,只是把所有行李都扔给我,所有的旅程都是自己徒步完成的。
旅程都是水柔定的,她有时对着碑文,一看就是十几分钟,对历史不太了解的我只能耐心的在边上给她撑着伞遮阴。
每次看着她专注的神情,我不禁如痴如醉。水柔晃过神来,看到我一脸猪哥像,嗔怪着就是一顿粉拳秀腿袭过来,我当然撒腿就跑,落荒而逃。
☆、第六十六章盘鑫的故事(十三)大战少林寺
少林寺坐落于嵩山少室山,嵩山也因少林寺扬名天下。因为李连杰,因为金庸,每一个出身于七八十年代的中国男人,小时候也许都曾有一个梦想,去少林寺,练就一身超人的本领,练不成易筋经,至少也要会个&ldo;降龙十八掌&rdo;,然后笑傲于整个江湖。连异域的俄国的沙皇普京也被少林功夫的魅力所折服,不辞千山万水,朝圣于少林,确切地说应该是朝圣中华武术。
首先去看的是少林寺的塔林,在无数关于少林寺的电影和小说里,塔林都占有着相当崇高的地位,这里不仅仅是少林寺历代高僧们的安息之所,更是偷学武功的小和尚们的必来之地。多少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月影憧憧,在静寂肃穆的塔林里,那个偷偷躲藏在松柏后面,看老和尚大展拳脚看得如痴如醉的少年,不正是那个梦想中的自己吗?
置身于塔林里,亲手抚摸着那些已发黄,已破旧,已快倒塌的旧塔,仔细辩认着已模糊不清的碑文,猜测着这埋在地下的那个大和尚,是否也曾经叱咤风云,纵横于江湖?他们也许没有想到,在寂寞了若干年后,到今天,他们坟墓竟也是一种响誉全球旅游资源,全世界的人们都来看他们。导游拿着喇叭不厌其烦地介绍着有着七层高塔的高僧,然后人们争先恐后在墓前合影。在塔林游走,两耳更充斥着门外小店铺里大喇叭播放的任贤其的情歌。我和水柔面面相觑,不觉莞尔,老和尚们如果地下有灵,不知会作何感想。本该是庄严、肃穆、宁静、寂寞的塔林,变得市井一般热闹、喧哗。我没有拍一张照,就匆匆出来,但愿,那个梦想中的塔林还能留在我心中。
出得塔林便是少林寺。少林寺据说90的建筑都是新建的。本以为少林寺的大门要登上数百阶台阶才能到过,少林寺在我心中是高高在上的。但真实的少林寺,门前却是一个诺大的广场,与全国各地所有的风景各胜区一样,商业气息严重,充斥着一大群如苍蝇般的贩夫走卒和川流不息的游人,可笑的以武闻名天下的少林寺门口居然还有一大群保安,还负责检票,真不知道少林寺的和尚们练武练得连自己的庙都保不住吗?
进去,匆匆扫了两眼,也就是那些历代帝王们留下的他们引以为荣的石碑石刻,居然还有江题字的石碑,可笑,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对面的十方禅院亦不过如此。真想遇到一个得道高僧,哪怕是一个身怀绝技的扫地僧,这样我就可以见识一下少林36艺的精华,但我感应不到一丝强大的内息。估计释永信法师忙着四处活动,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力求将少林上市,把人马都带出山了吧。其实心里早就知道,看了就会失望,但不看就会更失望,有些东西也许永远只能留在想象中。但水柔旅游的目的跟我是完全不一样的,她只是为验证历史而来,肯定是受益匪浅的。
带着些许惆怅离开少林寺,但惊喜往往就不经意地会出现在眼前。出少林寺,在武僧表演学校门口,碰到一群正在练武的孩子们。小的只有五六岁,大的也就十五六岁,在教练的带领下,拳打脚踢,还真是那么回事。特别一只有五岁大小孩,竟独自演练起了来,有板有眼,引得众人竞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