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进一步地发现了他体内的其中一种灵力会对偃甲带来损耗,所以各种材料制成的偃甲,初七都只能支撑不出三月。至多一季,他就得切开全身血肉关节,更换偃甲。
不是没有痛感,不是不曾绝望。只是每次置换偃甲和用凤凰蛊愈合伤口之时,初七都会想起沈夜。他想着沈夜现在是身体康健的下界人,这多么好。他想着血肉之痛和神血灼烧相比,肯定不算什么。
他便一次次从一片血肉模糊中,挣扎着苏醒过来。
他其实早就不该存在于世了。而他还在努力地活着。
他还在奢望什么,他还可以奢望什么,他也不知,只能且行且寻。
但是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信步走出客栈,夕阳已经全然下降,初七抬头,不经意地望见五月初五的新月悬于穹苍。
十二有他的猫。他有他的月亮。
长安城中已入宵禁,初七于是几个纵身,翻出了长安东面的城墙。
长安附近有多条河流,形成了“八水绕长安”的壮阔景象,而位于城东的,便是灞水。灞水两岸多植柳树,葳蕤繁茂的柳条,与河岸的丛生芦苇,此时都在夜风中,婆娑招摇。
不知何处传来几声悠悠笛声,洒在这清冷的河面上,更显得几分寂寥。
初七在那笛声中驻足望月。初五之月称作娥眉,虽然只是浅浅一弯,却像谁对他笑起来的嘴角。那暌违已久的笑容的主人,不知此时,在如何度过这端阳之夜。
初七记得他喜欢食肉馅的角黍,记得他喜欢闻菖蒲的气味,可这些细碎小事,都是七年之前的记忆了。七年,是一段不短的时间,足以让沈夜喜欢上新的食物,迷恋上新的味道,而他皆不知晓。
笛声渐渐拔高。初七粗通音律,却也听了出来,那遥遥传来的笛声,吹的是他曾无比熟悉的旧曲。
在水一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笛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想必那位吹笛人,也有着一位求而不得的思慕之人,因此才会吹出这么百转千回的音律。那声声清越入耳,却和初七此时的心情无比贴切。
一曲终,余音袅袅,与初夏的草虫鸣叫之声,汇聚成了夜晚独有的静谧。顿了一顿,远处的吹笛人新起一调,却令初七心中一震。
他曾无数次听闻这曲调,他对这支曲子的熟识程度更胜过“在水一方”。然而过往,他只听过或编钟齐奏,或丝竹合鸣,而从未听过,有人只用一管横笛吹奏这首本是开阔宏大的乐曲。
春江花月夜。
寂寞,无边的寂寞,从那个人的笛声里渗透出来。似诉平生不得志,又似道尽心中无限事。那笛声中蕴含入骨相思,又别有幽愁暗恨,种种繁复情愫伴随乐曲,似乎从闻者的脚背兀自滋生,一路向上吞噬攀长,缭绕着人的全身,无法消解,欲罢不能。
初七忍不住拔下一根河边的芦苇,三两下削成了简单的芦管,便迎着那笛声应和而去。
笛声因着新声一滞,却随即配合起来。笛声为主调,芦管为衬托之音,两曲交织,却不知为何更显苍茫寂寥。
春江花月夜,在他们的吹奏中,却不见春色没有花开,只有无可挽留的流水,遥不可及的孤月,和漫无尽头的长夜。
曲终,初七紧紧地握住了芦管,望着那一夕成环夕夕成玦的月亮,思念如山呼海啸,他在想念着他心中的月光。
而在他望不见的远远河岸的另一畔,一位黑衣卷发的青年缓缓放下横笛,也望着那远未圆满却不改皎洁的月亮,相思似排山倒海,他也在惦念着他的月光。
两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端午佳节,阖家团聚,竟然也有人与己一般,形只影单,而所怀万端。
天空中弯弯的娥眉月,像一只眯着的眼,漫不经心地看着这两个相隔不远却相望不闻的身影。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初七还记挂着客栈里亦喜亦悲的一人一猫。算来自己也出来不短时间,他便随手扔了芦管,转身返还。
沈夜遥遥地感觉到河对岸的人离去了,也不以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