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就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很多古汉语字词,普通话里已经几乎不用了,但是在不少方言里,还完整地遗存了下来。
今天说说“戽”字,一个川渝地区普遍会说不会写的方言词汇。
戽,普通话音hu,本义指戽斗,取水灌田的旧时农具。名词动用,指用戽斗汲水,或用龙骨车汲水。
《集韵》後五切,??音户。
《玉篇》:“戽,抒水器也。”《广韵》:“戽,戽斗,欿水器也。”又《广韵》:戽斗,舟中渫(xiè)水器也。
一、戽,即戽斗,名词
戽斗,一种取水灌田用的旧式农具。用竹篾、藤条等编成,形似斗。一种是中间系柄,单人使用;另一种两边有绳,使用时两人对站,拉绳汲水。
关中方言中,俩人对站,用绳子拉住栲栳(kǎolǎo)舀取泉中水浇地,关中谓“曳(yè,牵引)戽水”。例:今日中午去俩人曳戽泉水把瓜地浇一浇。│稻田里水少了,用栲栳给曳戽些水,把水浇饱。戽斗在关中有了另外一个名称:栲栳(kǎolǎo),但是舀水的动作,叫“曳戽”。
宋·陆游《喜雨》:“水车罢踏戽斗藏,家家买酒歌时康。”
元·王祯《农书》:“戽斗,提水器也,……凡水岸稍下,不容置车,当旱之际,乃用戽斗,控以双绠,两人掣之抒水上岸,以灌田番,其斗或柳筲,或木罂,所以便也。”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戽斗,挹水器也……凡水岸稍下,不容置车,当旱之际,乃用戽斗。控以双绠,两人挈之,抒水上岸,以溉田稼。”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一招水如溅珠,中置戽斗戽水。”
二、戽,又作单音节动词使用,古代文献已常见。
单音节动词“戽”,主要指将水从低处往高处舀去,在古代主要是两种动作,一从低处水沟或池塘舀水进田,即《广韵》:“戽,戽斗,欿水器也。”;二将船舱的水舀出去,即《广韵》:戽,戽斗,舟中渫(xiè)水器也。
前蜀·贯休《宿深村》:“黄昏见客合家喜,月下取鱼戽塘水。”说明至少在五代十国时期,“戽”已经作为动词,表示把水从一个地方舀取到另外一个地方。
宋·陆游《村舍》之四:“山高正对烧畲火,溪近时闻戽水声。”
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六:“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一招水如溅珠,中置戽斗戽水。”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挖了水道,雇上四个长工戽水,也够使的了。”
茅盾《大旱》:“这位住在都市的诗人,一面描写夜的都市里少爷小姐的跳舞忙,一面描写乡下人怎样没昼没夜的戽水。”
《花城》1981年第2期:“夏天,有时去小沟里戽鱼,有时去田里捡谷穗。”
三、今四川方言中,戽,发音fu,主要作单音节动词使用
四川方言中,所有hu音都转为fu音了。
因为时代的发展,戽斗没有了,所以“戽”在四川方言主要作单音节动词使用,主要义项:
1快速地将水从低处往高处舀着扬出去。
一定是快速的动作,才叫“戽”,用的容器例如常见的水盆,是斜着拿的,方便利用惯性快速倾倒到另外的地方。
慢动作的话,就成了先舀起来,水平端着盆子再往别处倒掉,一般不称之为“戽”。
2用小容器或手,把沟塘池或容器里的水,沿斜上方或水平快速的扬出去。
例如沟边、河边、游泳池里人们耍水玩闹,就是大家相互用容器或手戽水的情形。用容器还可以说泼,用手的话那就必须是“戽”了。
耍水的场景:相互戽水
再如大扫除,为了避免尘土飞扬先洒点水。如果不是专门的洒水壶,而是用桶、盆把水弄过来,再用手把水洒出去的这个动作,也叫“戽”。
“好生点嘛,水戽到我身上了!”这是常见的生活场景吧。
戽,四川方言中最常见的,除了戽“水”,还有戽“鱼”。
小时候,很多农村男孩子的爱好之一,就是戽鱼。戽鱼,就是把不长的一段小河沟上下游,或与水沟相连的一个水凼周围,垒成埂,戽干里面的水,然后逮鱼。“戽鱼”是一个抓鱼的完全过程,而不是像水一样把鱼戽到一边去。
例句:
1、走,今天去戽鱼。(那时候,有大的水盆戽水逮鱼,是有点港的。我记得小时候戽鱼,有几次没有水盆,就用手慢慢戽。戽着戽着,垒的埂子垮了……)
2、扫地之前,先端几盆水到处戽点,免得灰尘大。(用手把水扬开撒水的动作,就是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