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三现年九岁,就是一个普通工人家的孩子,别说什么名师,就他们这个三线开外的小城市找遍整个市区教毛笔字的都扒拉不出了一个。
而且20年的笔力,他怎么可能达到?可现实就是这样,毛笔字他无师自通,不到三岁就自己拿笔比划,比用铅笔溜得多,明摆的就是用惯了的。
这孩子是半点儿不知道掩饰,三岁的的娃就我行我素,完全不把两口子的惊异看在眼里,不光写毛笔字,吃饭再好吃也只八分饱,衣服新旧不论必要干净,绝对不穿超过三天的衣裳,站必然挺拔,坐一定腰背挺直,不靠椅背,说话不紧不慢,等等等等,除了爱出去疯跑,完全没有个孩子样。
这可把宋长河两口子吓坏了。可是这事也不能说是什么病,去医院都不知道查什么,总不能说我儿子会写毛笔字,教养好的吓人,是不是得病了?医生还不得把他们骂出去。
病肯定不是,他们就以为是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上了孩子的身。虽然不让搞封建迷信,可是什么狐狸精鬼怪之类传言就没断过,这事关系到孩子身体,他们也没问旁人,专门跑到百里外的他姥爷家去问了家里的老人。
无他,他姥爷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能掐会算,说出来的话准得不得了。
再说了姥爷家穷归穷,可这亲亲热热的热闹劲就甭提了。过去家里人口少,他妈那一辈的就两个舅舅和他妈三兄妹,感情特别好,都互相惦记着,只要家里能富裕出来点儿好东西总想着送其他人点儿,就是妗子们也没有那种刻薄性子的。
到他这一辈人数就猛的变多了,大舅家四个儿子两个丫头,还有个大儿子早早结婚孙子都抱上了,二舅家也有两个小子一个闺女,所以孩子们真心挺多。
大家好是好,就是房子不是很宽敞,也就四五间土坯屋子,一大家子人挨挨挤挤的住在一起,挺憋屈。
小时候他常常在姥爷家一住就是一两个月,可是后来渐渐的就来得少了,因为人口多了,房住不下,粮食也不够吃。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小表哥特烦人。
几个小的跟长辈打了声招呼就忙不迭的跑了出去,就剩下宋时雨和小四和讨厌的大表哥。
“你们俩怎么不出去玩儿?”小表哥刘志勇逗他们。
“我们还没给姥爷祝寿呢。”宋时炎挺着胸脯说。
“你们要怎么祝寿呀?”刘老爷子笑呵呵的问。
宋时炎看了哥哥一眼,大声说:“姥爷,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好好好。”
“姥爷,我给您准备了一幅字。”宋时雨把一直拿在手里的纸筒双手献上。
字也不是什么新鲜词,还是宋时炎说过的那句,不过写的非常用心,不懂的人看了都觉得漂亮。显然,这两个孩子祝寿是一套儿的。
“好好好。”老爷子笑着摸摸他们的脑袋,“小雨这字越发好了。”
“可不是,比我家的那几个强上十条街去。”大妗子从灶房出来,大着嗓门说到:“小雨有空你也教教你几个小外甥,让他们也沾沾你的文气。”她指的是大表哥家了两个孩子,跟小四年纪差不多却差了一辈儿,这会儿正在外面尿尿和泥巴玩儿呢。
宋时雨笑笑,“好啊,那妗子你记得先给他们买瓶墨汁和毛笔,纸就不用买了,找旧报纸就行。”
大妗子也就是那么一说,家里都吃不饱饭了怎么可能去卖那些没用的。她直接笑骂,“也就你们两口子吃商品粮能供得起孩子这么糟蹋钱,你说你糟蹋就糟蹋吧,来我们面前显摆啥?净害我眼馋!”
“嫂子诶,你当我们愿意啊,都是牙缝里省出来的,不买这小子能一天问你三十八遍。”刘二花也是无奈,“要我说有那钱还不如买半斤粮呢,可惜我蹩不过小的也拗不过大的。”
“就你家能宠孩子。”
当他们又说到宋时雨跳级的时候,这会儿没人说宠孩子了,所有人都羡慕极了,恨不得掰开自己孩子脑壳看看,都是一个脑子怎么就差这么多?
接着不免有说了一番老大当兵的事,大家又操了一会子的心。
说完了孩子经,老爷子也说了件大事。
“镇里能让生产队会把田分到咱自己手里?”刘二花一脸的喜色,“这可是大好事,啥时候分?”
“还不知道,批文没下来,就是大家在议论。”老爷子在鞋底磕磕旱烟袋,“我看今年不分明年准得分,要是镇里还不让分,我就做主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