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的脸变得苍白起来,自己只有一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吗?
第十一章退意
想想陈宜中,这次靠岸之后,他就该去占城了吧,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还不如陪他去占城吧,至少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
可是那样,更让自己心里不安,好像不久前,自己还在崖门拍膝长叹。做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样子。谁知道老天给了自己这样一次机会,却要让自己白白的浪费掉吗?
正在想着,侍者过来通报,请姜先生去帝舟问对,走出舱门,&ldo;赛虎&rdo;也要跟着出来被姜明拦在舱内,关上门,随侍者往帝舟走去。
已经黄昏了,西方的太阳慢慢的往下坠下,把海水染成了血色。
&ldo;再过一年,海水不用夕阳的照射,也会变红的&rdo;姜明喃喃的心道,&ldo;现在的大宋就像这个夕阳,沉沦几乎是不能避免,但是太阳明天会照常升起,大宋帝国呢?大宋帝国的明天在那里?&rdo;
一切随缘吧,姜明突然生出了一种脱力的感觉。
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帝舟所布置的议事大庭门前,侍者示意姜明在外边等待,就径直向里面通报去了,过了一会,里面传来命他觐见的呼声。
直接进去,看见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三人在旁站着,正对大门,杨太后抱着小皇帝在龙榻上面坐着。小皇帝的脸色还是不太好,可能还正在陷在晕船的恐惧中,趴在杨太后的怀里,只露出一张小脸,慵懒的望着走进来的姜明。
走到杨太后前面五步左右,姜明几乎没有做任何心理斗争,便放弃了三跪九叩,直接躬身行礼,引的张世杰闷哼一声。
杨太后并未在意,示意陆秀夫探探姜明的口风。
陆秀夫上前:&ldo;大贤上师并无方向指明,余知姜先生在海外多年,不知可愿为国效力,汝若同意,安得司什职位?&rdo;
&ldo;职位不分贵贱。但求为我大宋效死。不过刚遇圣驾。还不知具体形式。不知道谁能告诉我呢?&rdo;姜明思量后。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ldo;职位不分贵贱&rdo;。陆秀夫愣了一下。笑着说。&ldo;其实这次皇太后召你前来问对。只是想了解一下你最擅长做什么事情。皇上和皇太后也好量才使用。也不至于屈就了你。&rdo;
&ldo;在下无知无状。愿听皇上、太后和诸位大人地安排。&rdo;经过刚才来时路上地思考。姜明此刻战战兢兢。不敢搭话。只是心神不定地应道。
陈宜中看着淡淡地一笑。出来言道:&ldo;姜先生。看你年纪不大。老夫托大一次。叫你贤侄如何?&rdo;
&ldo;大人如此抬爱。愧不敢当。&rdo;姜明连忙应道。
&ldo;贤侄。你刚回故国。还未上岸。具体现在国内大势。待老夫给你交代一下&rdo;。没有理会姜明地回答。陈宜中不问自答地讲了起来。
姜明神色恭敬的在旁听着,听着听着,额头的汗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
原来现在的形势,远远的比姜明想象的严重。
景炎二年冬,也就是大约1277年11月,欲以福州为据点持续防守元军之浩大攻势已相当困难。福州似乎即将被元军包围。端宗皇帝即位的这一年里,朝廷失去了李庭芝、姜才、苗再成、赵孟锦、陈文龙、刘声伯,以及秀王赵兴榫。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杨亮节于是主张‐‐暂且将朝廷移至海上。只需维持到元军攻势告一段落即可。我方在船坚炮利,而蒙人不善水战。况且此事亦有先例(从前高宗皇帝亦曾在金军的追击之下逃至海上,直到没有水军中金军放弃并折返之后,才再度回到陆上。有此成功之先例为鉴)在两相权衡之下,赞同的声音相当多。
当时陈宜中等人并不认同。若是轻易放弃陆上之根基,岂不是反倒助长了元军之气焰,并且令各地之勤王之师灰心气馁呢。虽然想法如此,但是被杨亮节和陆秀夫联袂问道:&ldo;那么左丞相可有替代之法呢?&rdo;
陈宜中无话可答。只好便将讨论之结果呈报杨太后。皇太后并不是一个一意孤行之人。在她一声&ldo;就依群臣之议&rdo;的回答下,事情就这么定案了。
与此同时,文天祥朝廷分开,以同都督的身份在南剑州(今址福建南平)开府聚兵,指挥抗元。希冀能与海上合成犄角,想法是好的,但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两边进展的都很狼狈。首先是海路这边,随着蒲寿庚叛宋降元,赵氏宗室之人几乎被屠杀一空,大军粮饷都没有得到补充,二千艘的军船分别搭乘着十八万男女,要不是还有忠于皇室的陈文桂及陈贵龙等陈氏族人联合当地各路爱国商人鼎力相助,恐怕事情早就不堪设想。现在整天游荡在泉州至潮州海面一带。最近移至甲子门(在潮、惠二州交界处海岸)。
而陆路的文天祥更为凄惨。江西元军入闽趋汀州。文天样退至漳州界内,被元将李恒袭破于兴国,损军20万,妻妾子女亦被元军擒获。
如今,元军一路由塔出统率,自江西再逾大庾岭入广东;一路由唆都统率,自泉州之西攻入广东,接着朝廷又移至广州湾内的秀山,后又倒了井澳一带,谁知就在这时台风大作,兵士死亡四五成,小皇帝也因船的颠簸而导致晕船从而吓成疾病。
姜明没有想到会亲耳听到这些消息,原来以为只能在书上或者电视中才能看到的情景,却发生在眼前。亲身体会的感觉的确是震撼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