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等崖山之事稍微稳定一些后,将在元军合围之前,秘密的将皇室和一些非战斗的人员转移到台湾去,在那里徐徐图谋发展几年,寻找元军的势尽后的可乘之机。在姜明知道的历史中,在崖山之战胜利后,元军就会走进一个低潮期,从那以后,除了一部分例外,元对外战争几乎都不再成功。
公元一二八一年;第二次远征日本失败。
公元一二八一年;第二次远征安南失败。
公元一二八四年;远征占城失败。
公元一二八八年;第三次远征安南失败。元五十大军于白藤江溃败。
公元一二九三年;远征瓜哇失败。
这些数据仍然在姜明的心里存放,现在已经是一二七八年了,只要能有三年的时间休养生息,那么一切都可能会改变,可是姜明自己问自己,会有这个机会吗?
第十八章拜访张世杰
若要其同意,必要其参与‐‐姜明说
傍晚,天已朦胧。议论下弦月从天边慢慢的升起。
正在后堂就着油灯看书的张世杰,一听通报说是文大人来了,顿时有说不出的滋味。文状元文天祥的名字对他来说有种既熟悉又有点陌生的感觉,在某个程度上,他真的不想面对这个人。
其实在他的内心对文天祥还是十分佩服。作为一个文人,为了救国救民,匡扶大宋。勇敢地带兵去打仗,这是何等的志气!在临安时自己也曾经见过他,但是时至今日。在这样的情况下见面,心里愈加不知道是什么感觉。白天有的时候也曾经也想找个机会和文天祥好好的谈谈,只愁难有一个机会和借口,不想出人意料的文天祥倒这么早亲自来了。同时一起来的还有国师姜明。
刚迎到门边,他就看到了头戴&ldo;东坡巾&rdo;,身着紫衫、目光炯炯的文天祥和一袭青衫的国师姜明,正在院子里踱步。忙疾步上前,拱手说道:&ldo;不知文大人和国师前来到访。未能远迎。还请海涵则是!&rdo;
虽然白天也见面时也没有做过太多的交谈,甚至有些刻意的回避对方,但是既然人家来到居住的地方拜访,还是要注重礼数的。
看着面前这位圆眼竖眉,虎虎有神,武将模样,却身着文袍的大将军。脸上完全不曾有白天的沮丧模样。也未曾显露出近几年来的劳碌风尘。文天祥和姜明都想到:&ldo;这是一个光明磊落人物。&rdo;
两人忙拱手回礼,由文天祥道:&ldo;大将军,我们前年一别,你还是风采依旧,这位是我大宋国师,想来大将军也不生疏。不过这次匆匆造访,多有打扰,还请将军见谅。&rdo;
两只勤王之师的统帅的这次相会,就在互道辛苦,询问近况地客气了一番中开始,三人走进屋中之后。文天祥便直接转到正题上来了,问道:&ldo;现在国土沦陷,万事急矣,将军将何图之?&rdo;
张世杰外表还算平静。内心里却极不是滋味。叹了一声。道:&ldo;能有何图?好不容易卫护圣驾到达碙州。不待安稳。就遭到了阿里海牙地围攻。原只想打一场漂亮地胜仗。以期望能顺利地收回雷州。不曾想却一败涂地。以至于圣驾一再迁移。世杰深感惭愧啊!&rdo;
姜明能理解张世杰内心地郁闷之情。出言安慰道:&ldo;胜败乃兵家常事。大将军不必过于自责。&rdo;
&ldo;唉&rdo;又是重重一叹。接着道:&ldo;国师所说自然有理。这些本官当然也懂。这次虽然败了。还可以寄希望于下一次打胜仗。可是。只是带兵地谁不想打胜仗?&rdo;
文天祥听了这番话后。似乎很同情张世杰。但又似乎另有所指地一般。随口叹了一声。道:&ldo;是呀。如今是投降容易。救国难啊!不过。大将军。既然我等立下了救国之志。就必然要相对应地行动。现在形式对大宋虽然极为不利。使我等为难。但也没有什么关系。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套完整地方略。有了方略。不愁太后和皇上不支持我们。不愁天下百姓不支持我们。大将军以为如何呢?&rdo;
听罢文天祥这番自信地话。张世杰内心很受震动。文天祥毕竟是文天祥。胸怀韬略。出口不凡。
但是转念又一想。自己本是一片效忠朝廷之心。只是是从金军投宋地身份。担心难被信用。要是没有绝对地权力。即使心存宏愿。也不敢奢望。
于是便随口应道:&ldo;文大人所言实是,既有报国大志,就应有救国大略。不过下官乃区区武士,并无雄才大略,只是凭着匹夫之勇,驱使将士效命于沙场而已。文大人学富五车,救国有方,本官愿闻其详。&rdo;
此次同姜明一起拜访张世杰,文天祥原本就是想与他共商携手之策的。听闻张世杰问起。便回答道:&ldo;大将军过谦了。下官不识军务,从政也短,所思所想,纯为个人闭门苦思的书生之议,疏漏、片面之处甚多,为了求得张将军的指谬,下官也就不揣冒昧,陈述献丑了。&rdo;
张世杰转眼看看姜明,似乎想看出点什么。见他闭嘴无言,便笑道:&ldo;文大人过谦了,本官愿倾听高论,以解心中所惑。&rdo;
&ldo;在下官看来,眼下国势虽危,战局险恶,几无自救的余地。但细推敲,也并非如此。&rdo;文天祥接着说道。&ldo;我大宋之有利条件仍多。首先,虽说元军己攻占了许多州郡,但占领的只是城池,还有广阔的乡村一时无法顾及。&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