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海子,这里在大明的时候是太监武装净军的训练场所和军营,不过这群太监武装不能说是没有任何作用,只能说除了浪费崇祯帝本就不富裕的内帑之外没有任何作用。这支净军无论是面对农民军还是面对清军,他们都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甚至他们都没能保护好皇帝。原本在李自成进京之后就作鸟兽散的领军自然被李自成顺势取缔,取缔净军对于李自成来说那是不费吹灰之力,而这些太监武装被解散之后,空出来的南海子便成了顺军的火器实验场。李自成对于增强顺军的火器水平有着极大的需求,毕竟此时关外的清军火器水平是非常高的,山海关之战的时候要不是下了大雨,他是绝对不敢拉顺军出去和清军拼野战的。而且这个时代已经是火器的时代了,历史上清军能够压服蒙古靠的可不是什么所谓满蒙一家,而是靠火器的绝对优势压服了蒙古诸部。所以,李自成在安定下来之后立刻就着手开始增强顺军的火器配置水平。不过火器研制和铸造是专业活,而顺军的这帮人自然没这种能力,实际上李自成自己也不怎么懂这些,他顶多就知道些黑火药配方之类的,不过明末这个时候黑火药配方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所以李自成只能找“专业团队”,刚好这些传教士在北京,李自成便打算让传教士们来干这活了。传教士们知道华夏的上层看重的就是传教士们带来的技术,于是他们在收到李自成的回复之后立刻带着李自成感兴趣的东西:火枪火炮和一支雇佣兵团队前往觐见李自成。准备完成之后,李自成便来到南海子观看传教士汤若望和毕方济带来的葡萄牙佣兵进行的火炮试射:随着点火上膛,砰砰的枪炮声响起,浓烈的火药味弥漫开来,子弹和炮弹都击倒了靶子,看起来这场试射还是比较成功的。当然这是传教士们的看法,李自成观看了今日的这场火器演示之后,对这两个传教士和他们推荐的火器团队却是有些失望的:以李自成的观察,这些葡萄牙炮兵们的水平并没有比顺军炮兵高到哪里去,打炮完全是随缘发射,击中目标仍然是靠大量炮弹大概轰往一个方向的覆盖式射击,李自成在这群炮兵身上根本看不出后世吹的所谓每一个炮兵都是数学大师的样子。另一方面,这两传教士带来的,由澳门买来的火炮也有些令人一言难尽:李自成从这些火炮中看不出一点火器的标准性特点,这些火炮明明用一样的火药,打出去的炮弹愣是有近有远的。火枪倒是一般般,两个传教士带来的是燧发枪,燧发枪的发射看起来还是要比火绳枪要稍微轻便那么一些。看到李自成的脸色不太好看,汤若望有些紧张,他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可是有什么问题。”李自成从思考中回过神来,他叹了口气,这个时代毕竟是手工坊时代,追求完全的标准化是不太可能,他说道,“没什么,汤若望,你尽可能收集工匠过来北京,朕会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火器的生产,到时还要麻烦你们过来指导一下。”汤若望和毕方济闻言松了口气,毕方济说道,“没问题,能为陛下服务是我等的荣幸。另外,我等还有一些书籍和宝物,献给陛下。”说完毕方济招招手,几个雇佣兵送上了一个精美的礼盒,毕方济打开礼盒,向李自成展示了礼盒中的物品:里面除了《几何原理》等一些数学及科学书籍之外,还有一把遂发手枪,一支精美的单筒望远镜和一个地球仪。李自成饶有兴致地收下了这些礼物,他先是看了看地球仪,嗯,这个时代的世界地图已经有了大体轮廓,欧亚非美几个大洲看起来有模有样,就是比例稍稍怪了一些。由于澳大利亚此时尚未被摸清,南极洲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南太平洋以南是一片空白。李自成也不想剧透,此时华夏几方势力都没有能力远航,他可没那么好心给欧洲人提供情报。放下地球仪之后李自成拿起了燧发手枪,说道,“这种燧发枪能够量产吗?我的意思是把燧发枪做成那种能大批量生产的,能够上战场的武器。”其实明朝是见过燧发枪的,早在崇祯八年,明朝火器专家毕懋康就仿制出一支燧发枪,燧发枪也被明朝称之为自生火铳,大明官员和军官也看到了燧发枪对于火绳枪的巨大优势,《军器图说》就大大赞扬了一番燧发枪。不过可惜的是,明朝那处处漏风的财政和僵化的生产管理系统使得明军并没有将火枪进行更新换代。因此李自成便打算开辟一条新的生产线,专门生产燧发枪,提升顺军的火器水平。汤若望点点头,他说道,“当年徐阁老(徐光启)和他的门生手下有一批工匠,加上臣在澳门的人脉,为陛下凑齐生产的工匠是不成问题的。”李自成点点头,他随手翻看手中的《几何原本》:这玩意是徐光启当年住持翻译的,李自成看了一阵之后便摇摇头,说道,“这《几何原本》翻译得太过晦涩了,你们找人……”李自成说到这止住了话头,说道,“算了,朕重新找人来翻译就是了。”汤若望倒是有些意外,他打听过李自成的经历,这位北京的新主人是一个草莽天子,这样的人居然能看得懂《几何原本》?毕方济倒是无所谓皇帝能不能看得懂,他们这些传教士来华夏又不是来搞科普的,他们的中心工作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传教。毕方济试探地问道,“那陛下,关于我们的传教问题?”李自成说道,“你们传教朕原则上不反对,但是尔等的传教不得强迫,不得有违法乱纪之事,不能引起骚乱,另,在我大明,天地君亲师,是没有教皇的地位的。”喜欢明末永昌()明末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