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想不通的。”徐木笑了,“写这句诗的人是王云忠之妻。当时二人于翠屏山初遇,王云忠对其一见倾心,分别时便写诗相赠。而王夫人也回赠一首,便是这首远山。全诗已不可考,但这句却被记了下来,也算是一段佳话。”
胡樾恍然大悟,合着是自带滤镜,情人眼里出西施呗。
“昨日你着人送来的薄荷凉糕很不错,不过京师毕竟在北地,有些食材还是与江南不同。若是有机会,可以亲自去当地试试。”徐木温声说,“《山岳行记》看完后可有何看法?”
“内容生动有趣,让人欲罢不能。”胡樾说完,想了想又补了句,“若是能在孩童时期通读此书,想是能开拓些眼界。”
“哦?”徐木来了兴趣,“为何?”
“古人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多数人就算行不了万里路,至少也得知道大好河山是如何模样,方才不会成井底之蛙鼠目寸光起来。”
徐木看他的眼神愈加欣慰起来:“天地之大,切莫不可局限,难得你还有这番想法。”
“胡樾谦虚的说:“哪里哪里。”都是义务教育地理课普及的好。
说是要考教胡樾功课,徐木问起话来却漫无边际毫无章法,更像是闲聊。一个时辰一过,徐木笑着拍拍胡樾,又说了几本书名,接着道:“若是有不会,随时都可来问我。”
“是。”胡樾躬身行礼,而后从书房退了出去。
见他出来,弗墨迎上来。
“现在去哪儿?”
胡樾看着手上的书,眉头一扬:“走,跟我到对门还书去。”
他这几日去的勤,国师府的门房都认识了。
胡樾自己没架子,平日里看见这些人也都一视同仁,笑脸相对,因此那门房见着他来,立刻便笑眯眯的迎着:“胡小公子又来了啊?”
“嗯。”胡樾笑着跟他进去,“您老继续忙,也要小心天热,别中暑气。”
“哎!谢小公子记挂!”那门房笑的一脸褶子,乐呵呵的送他进了府。
这个时辰,花樊一向在流芳亭,胡樾也没往别处去,径直往流芳亭走。
“胡少爷!”胡樾刚拐过个弯,就听后头有人叫他,转身一看,是第一次带他去花樊院子的那个小厮。
胡樾纳闷,疑惑道:“怎么?”
“您要去找小少爷吗?”
“嗯。”胡樾问,“他现在在流芳亭吧?”
“在是在,但……”
那小厮顿了顿,后续的话还没出口,胡樾却直接提步往前走,“在就好,我自己去找他就行了,你不用跟着,忙去吧。”
他走的快,那小厮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经出了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