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见街道上山民担着粮食、牵着骡马,有说有笑地想着城中央去,队伍中还有年长的老人和孩童,脸上挂着笑容,不像是来劫掠的样子。
“太守,湘山的乡民到城外了,说是要来给您送谷子”,董寇在府城忽听得士卒来报。“孟族长?”董寇忙起身去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方出了府城,董寇见孟锟为首的乡民当面就拜,“大人活乡民之厚恩,草民等无以为报,特奉上丰收稻谷,请大人务必笑纳!”
“孟族长快请起”,董寇忙托起孟锟,走到担子前捧起一把新鲜稻谷凑到鼻翼下嗅了嗅,粟米的清香夹杂着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这是梯田丰收的稻谷吗孟族长?今年收成如何?”
“正是大人,光是这一茬收成就有五六千石粟米”,孟锟兴奋道,“等地里的谷子都收了,再种上些大麦、青稞,开春前还能收获一茬,够族里吃上一年多了。”
“好好好,有收成就好”,董寇欣慰道,“要是把南坡的田也垦出来些,明年的收成就更好了。”
“大人,这是贵川的乡民,听说零陵郡给咱们湘山分了田,都跑过来投奔了,可惜湘山的田不够,小的只能接济了粮食安顿在山上,把几位乡民带过来了请示大人如何处置。”
“贵川?那不是东吴地界吗?”
“是的大人”,只见孟锟身后走来一名老者,“小的们断了粮,吴兵围剿得又急,实在是没了办法。听说湘山的乡民有官府救济粮食,还给分了田,特来求个活路,望大人怜悯!”
“老人家请起”,董寇看了看身后几人破烂的衣衫和瘦削的样子问道,“你们有多少人,马上就入冬了,要是没有粮食,在山里可过不了冬。”
“咱们贵川的乡民有七八千人,还有云山的、赣州的也在往这边来,总不止五六万人”,老者一面说着,一面指向身后。
“五六万人?!”董寇听完一惊,“湘山部落也不过近万人的规模,如果是五六万人,可不是单单湘山上的梯田能养活的。”
“大人……”老者似乎听出了董寇话中的惊讶,以为又被当成乱民看待,顿时慌乱起来。
“老人家莫急”,董寇看到老者焦急模样,将几人引入府城内赐了吃食、茶水,“湘山终归是山里,地力不厚,养活万人已经是不容易了。”
“大人,贵川、云山、赣州的山民也同我们一样,都是被抢了田地赶上山去的百姓,如果大人也弃之不顾,等吴军上山进剿,恐怕撑不过这个冬天……”
“孟族长的意思我明白,我本来在零陵郡中收缴的大族土地中招募流民、佃户屯田,只可惜前些事出情急,孟族长将我带上山去,无奈之下才在山上开垦梯田。如果乡亲们信得过我董寇,就来郡中屯田,一律田税也按湘山二十税一。”
众人与董寇并不熟悉,对新官的全部了解都来自口口相传,听到董寇的想法相互私语起来。
“诸位,我湘山一族受董公大恩,愿意作保”,孟锟出席道,“某愿领族中兄弟到郡中屯田,同各位一道。”众人听得孟锟之言,脸上有羞愧之色。
“还有,马上就要入冬了,各位须得赶紧将乡亲们安置妥当,今年过冬的粮食由官府接济一半,出借一半,可分五年还清。”
“有粮食了。”
“今年有粮食过冬了。”
于是以贵川、云山等地的乡民携家带口涌入零陵郡,从开始的湘东县到郡城,各个县城中的屯田都被迁入的山越乡民塞满了。
到年末时,董寇已经着手开始在云梦泽和鄱阳湖周围填土造田,而郡中征调的秋粮也被全部用到了赈济乡民上,诸葛岩也给各郡太守下了军令,在来年五月夏粮丰收之前不会用兵,免于征调各郡粮草。
建兴八年述职时,零陵郡年报户口、人丁、田亩反倒成为荆州三郡中最多的一个郡,超过原本富庶的长沙郡和地势更加优渥的武陵郡。
喜欢梦回蜀汉请大家收藏:()梦回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