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京剧《节振国》诞生已经47年了。它是唐山京剧团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唐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47岁,正是成熟的年龄。众目具瞻,它是压不垮、震不倒的。历史已经作证。明天将会更好。
刺痛心目的唐山震后景象(1)
连载:唐山大地震亲历记作者:冯骥才,陈建功等出版社:团结出版社侯海峰不幸在那时是家家都有,人人都有的平常事了,相互见面第一句话是&ldo;你家死了几口?&rdo;人们的眼里已经看不到眼泪,叙述那难忘瞬间的语调也很平静,更多的是欲说还休的无奈。
30年来,我常常,特别是每年的7月28日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丙辰年的那段经历。
震害惨景是空前的,但人类在遭受任何打击后的求生本能给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几十万生灵瞬间消亡,生者能坦然地面对逝者,却更显生命的可贵。
人类聪明地与大自然周旋,甚至愚蠢地与大自然抗争,但苍天无情人有情,周旋和抗争都是人类应尽的责任。
写下今天的文字是为了永远地铭记唐山地震,更深地思索生命、生活与自然。
轻松甚至有点得意地踏上奔赴灾区的征程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5时许,我被楼下的喊声吵醒,&ldo;海峰,你们领导来电话叫你赶紧去单位!&rdo;那年我不满20岁,有点儿贪睡,凌晨的地震济南有较强震感,全楼的人都被惊醒了,我居然没有丝毫感觉。
后来才认识到,对一个地震工作者来说,地震就是命令,震后没有及时到岗是罪过。
紧急起床,玩命蹬车,15分钟后到达单位。
局大门口围着一些市民在打探着什么,办公楼内一片匆忙。
我看到国家地震局明传电报,命令山东地震局立刻派出流动地震台赴河北省丰润县报到。领导们在紧急磋商着派出流动台的事。
几乎没有经过任何思索,找到我的直接领导、时任分析预报处测震组副组长的卢守安同志说:&ldo;我去!&rdo;
也许是因为当时我参加工作才8个月,老卢没吭声,看了我一下就出去了。一会儿他回来对我说,立刻准备地震仪,回家去拿铺盖卷儿,午饭后出发。
也许当时在家的流动台人员我最年轻,非我莫属,也许那时我已有了近半年的地震台工作经历,领导放心,否则这种千载难逢的经历就与我失之交臂了。这一点是我从灾区回来后才意识到的。
午饭前,出征的阵容准备停当。
人员:物探工程师霍兆炯、司机张永斌师傅和我,共三人。
装备:交通牌大卡车、65型地震仪加单分相薰烟式记录器、帐篷、钢丝床、被褥,炊具、十元面值的现金和十斤面额的全国粮票各一沓。
午饭后,我们在领导&ldo;路上注意安全&rdo;的一再嘱咐声中启程了。
那时没有人(包括我们自己)意识到我们将要去的震区会是什么样子,实际上当时大家连震中区在哪里都不知道。我也像每次接受野外任务一样,带着一种年轻人的轻松甚至有点儿受领导重视的得意心情踏上了征途。
随着行程的增加,心情逐渐沉重起来当日22时许到达沧县。那里虽然看不到明显的地震灾害,但街面上到处是人和临时搭建的帐篷,人们的脸上看不到安详。我们住在一个约有20多人的大房间内,客人们都在谈论着地震的事儿,有的是从重灾区来的,说着沿途的见闻,听着听着我的心中逐渐产生了一丝恐惧。人们还在说着,我却迷迷糊糊睡着了。突然&ldo;嘭&rdo;地一声响,不知谁喊了一声&ldo;地震了&rdo;,屋里20多人几乎同时从床上跳起来光着脚冲向门外,等跑到走廊上,看到别的房间人们还没睡,还坐在床上聊天,才知道是我们房间的门被风吹得猛然关上发出的声响。大家相互自嘲着,如惊弓之鸟的行为回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