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一天,在位于美国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任联合国人居中心执行主任的阿考特。拉马昌德兰,郑重宣布年度&ldo;人居荣誉奖&rdo;名单。获此殊荣的全球共6个,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的唐山市人民政府。
讲到唐山,这位联合国官员说:&ldo;中国的唐山市政府也以其重建唐山市的大规模方案荣获一项人居奖……这是如何科学而热忱地解决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杰出典范。&rdo;是年11月13日,联合国开发署驻京代表毛瑞,受托在北京新大都饭店为唐山颁奖。是的,唐山重建创造了世界的奇迹,唐山重建感动了上苍,赢得了全球性的美誉,引来了人类惊奇的眼神。
在写这篇文章之始,我突然想起一份与唐山有关、与唐山重建有关、与唐山的荣誉有关的资料。这份打印件的题目是《唐山市人民政府成功地解决震后灾民住房问题》的资料,是唐山申报&ldo;人居荣誉奖&rdo;的材料。而这份材料,则是由我执笔起糙的。当时,我正在唐山建设部门工作,属于&ldo;字匠&rdo;那一类的人物。领导对材料字数的要求是:总字数不超过3000字,而且必须有一个300字的&ldo;概要&rdo;。显然,属于高度概括的那种。
我很快进入构思境界,并很庄重地进行着起糙工作。因手头保存的资料较多,写起来就显得很是顺手。材料大的格局分为三块:一块写唐山大地震震害与重建的成就;一块写唐山创造的国际上可供仿效的重建经验;一块写唐山城市建设发展的设想。在第二块,将&ldo;重建经验&rdo;归纳了六点:抢建简易住宅、科学规划、科学施工、统一指挥、配套建设、抗震设防。并且提出:&ldo;唐山曾因地震而毁灭,又因震后重建而成为全国最结实的城市。&rdo;
遗憾的是,我没有到达在北京颁奖的现场。不过,获奖名单我早已搞到了手。这样,我事先写好通讯稿,由合作者带往北京进行补充。那位合作者对我讲,市委书记不但审定了稿子,还明确了应署名的3个人。那其中,自然有我的名字。这就是那篇《闻名于世的唐山‐‐写在联合国组织向唐山授奖之际》。11月14日,发表于《唐山劳动日报》占了一个整版还多。当日,《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作了报道,并发表通讯:《社会主义之光‐‐写在唐山获&ldo;人居荣誉奖&rdo;之际》。
&ldo;这是一个庄重的时刻……历史仿佛一下子浓缩了,唐山市几届市委、市政府及百万唐山人民14年的努力,在这一刻得到了最高的承认。&rdo;&ldo;在新中国41年的历史上,由联合国向一个城市授予如此荣誉称号,唐山是第一个。&rdo;&ldo;唐山在历史上小有名气,因为她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rdo;&ldo;天有不测风云……唐山又以遭受严重震灾而闻名于世。&rdo;&ldo;……唐山又以高速度建成一座新型城市而再次闻名于世。&rdo;&ldo;今天的唐山,向人们讲述的不再仅仅是一个关于毁灭与崛起的故事……&rdo;那次,的确是一种激动的书写。
二可不可以这样说,唐山是有过四座城市的:一座是地震前的老城市;一座是地震后的&ldo;窝棚城市&rdo;;一座是再后来出现的&ldo;简易城市&rdo;;一座是恢复重建的新城市。四座城市形态各异,功能迥然。
历史记载,唐山自明朝已有一定开发。1881年,在桥屯西南一带建成唐山煤矿,唐山便开始了由一个村落向一座城市的跋涉。这里,诞生过我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生产过第一袋水泥……无不见证唐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城市。
那么,窝棚城市呢?它不过是向简易城市一个短暂的过渡。1976年728地震刚刚发生后,因地震而失去家园的居民,用木杆、竹竿、席子、油毡、塑料布等,在路旁、公园、空场、树下支起满城的窝棚‐‐防震棚。救灾队伍抵唐后,又提供了部分帆布帐篷。到了1976年入冬前,随着寒冷向灾民们的逼近,这些窝棚迅即消失了。窝棚城市虽然只存在3个多月,但灾区人民却靠它度过了炎热多雨的夏季,并且开展了抗震救灾、恢复生产的伟大斗争。
那么,简易城市呢?这正是我常常思考的一种城市现象。建设简易城市,确是唐山人民的一个伟大创造。它与唐山两座&ldo;真正的城市&rdo;一样,都是唐山人民所创造的伟大文明成果。它在唐山人民心中所留下的记忆,它在唐山历史上所留下的痕迹,都是挥之不去的都是不可磨灭的。固然,作为唐山重建的目标,是要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崭新城市。然而,窝棚城市远不具备过冬的&ldo;基因&rdo;,新唐山又岂能在几个月、在几年之内建得起来呢?
岁月流过,我们依然记得(2)连载:唐山大地震亲历记作者:冯骥才,陈建功等出版社:团结出版社早在1976年8月上旬,&ldo;省前指&rdo;‐‐河北省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就提出&ldo;发动群众、依靠集体、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因陋就简、逐步完善&rdo;的简易房建设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自9月中旬至11月15日,市区的废墟上&ldo;生长&rdo;出351万间简易房。又经过了一番抢建,市区简易房增加到42万间。且无论是哪种形式‐‐&ldo;两出水&rdo;的人字梁、起脊房,&ldo;一出水&rdo;的前高后低滚水房,两头出檐的平顶房……却都做到了&ldo;五防&rdo;‐‐防震、防雨、防风、防寒、防火。
作为一座城市,废墟上又相继出现了简易工厂、简易机关、简易学校、简易商店……这些简易建筑的生命,有的只有三两年,有的则长达十年之久。到198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10周年时,已有982的市区居民迁入新居,到1988年10月则全部迁入新居。自此,简易城市这条自此岸(毁灭的唐山)驶向彼岸(现代化新唐山)的&ldo;船&rdo;;简易城市这座连接此岸与彼岸的&ldo;桥&rdo;,才因其完成历史使命而被彻底毁掉。
简易城市,自然是以&ldo;简&rdo;著称的。即使在今天,唐山人民回忆起简易城市的生活,也难免感到那些悠悠岁月的苦涩与沉重。可话又说了回来,在那些极端艰苦的日子里,唐山人的潜能竟是多么的光彩照人啊。今天,人们又忽然感到,倘若像保存地震遗址那样,能够保留一些简易房,让它们像文物一样地留传下去,那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啊!
三重建唐山,自然是规划先行。早在1976年8月8日,国务院联合工作组抵达灾区时,就与河北省、唐山市一起,开始设想重建的&ldo;蓝图&rdo;。紧随其后,在大地仍不时抖动的境况之下,国家、省的主管部门,组织60多名绘制&ldo;蓝图&rdo;的人到了唐山。月底,勘测队伍又来收集地质、水文,以及其他相关的数据、资料了。11月,重建&ldo;蓝图&rdo;‐‐《河北省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绘就。我曾小心地翻阅过这个规划版本。它的右上角印有&ldo;绝密&rdo;二字,每个字的下面还印有一个红色的圆点。
1978年春节期间,当爆竹的光彩还在唐山上空闪现,全国各地100多名规划设计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就踏上了废墟。他们这么急匆匆赶来,是进一步研究讨论:新唐山的建设,如何才能体现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水平呢?他们是极其认真的,因为就在前不久,时任中共中央主席来唐山视察,他出的就是这样一个题目。
1978年3月,全国14个省市的100名规划人员,又一次出现在废墟之上。他们对批准的重建&ldo;蓝图&rdo;加以细化。历时3个多月,走访单位1600多个;分析计算数据489万个;绘制图表2340多张;制作规划模型6个;完成了多项专业规划。1979年9月,当10万大军进入施工现场之际,20多名规划专家应邀而至,研究、调整了市中心规划及街景规划。多年来,我的内心存有一个想法:收集一份绘制唐山重建&ldo;蓝图&rdo;的人员名单。之所以想这样做,完全出于我对他们的一种敬意。
若用哲学解释重建&ldo;蓝图&rdo;些许变动,主体之于客体的反映,确是不断深化的过程。在粗略勾勒两次变动的轨迹之前,忽又感觉,应把经批准的重建规划作一简述:规划将唐山分成老市区、东矿区、新区三大片。老市区,在原路北区(京山铁路以北)建设;东矿区,以开滦5个矿为基础依矿建点;新区,将原路南区(京山铁路以南)38个工厂迁往建设,并新建大型水泥厂、热电站。原路南区不再恢复。城市人口65万,占地5662平方公里。执行中拟调整为:人口80万,占地7816平方公里。
重建规划那两次变动,一次是1982年,一次是1984年。1981年11月底,中央电示河北:唐山重建实行收缩的方针。其基本精神:压缩城市规模,控制城市人口,减少占地面积,加快住宅建设。鉴于此,确定规划调整的原则:控制老市区,缩小新区,利用路南区。1982年,规划调整之后,城市人口76万,占地7322平方公里。住宅建设,1平方米也没有减少。唐山重建,基本是按这次调整后的规划进行的。而对规划充实完善,则源于&ldo;第三产业&rdo;的风起云涌‐‐那已经是1984年所进行的动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