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师先撤了招式,二人只是多年未见,相互印证一下武功,又不是在生死相搏,当然没有竭尽全力。
“看来,药兄已经走在了老僧的前边,可惜,这‘六脉神剑’老僧用的也是虚有其表,如果是默贤侄在此,他使起来恐怕就是另一番情景了。”
直到现在,一灯大师依然没能做到六脉齐使,自身的内力还是不够。
一灯大师觉得,如果自己能够将“先天功”练到大成,也许就能真正贯通“六脉神剑”了。
可惜,他接触“先天功”太晚,年龄和天赋上的限制,苦修多年也只是将“先天功”练至小成而已。
“哈哈,黄某也是拜老毒物所赐,又占了默儿的光,否则也未必能到‘半步先天’的境界。”
黄药师也没有隐瞒,就把当年“西毒”欧阳锋,如何对他下毒的事情讲了一遍。
“阿弥陀佛,欧阳施主还是如此的即便他功深似海,亦非正道也。”
当世五绝,存世的四人中,“西毒”欧阳锋算是最不受人待见的,即便是一灯大师这样的出家之人,对他行径也颇有微词。
“药兄,这些年来,你可有七兄的消息?”
一灯大师被称为“南帝”,而洪七公则号“北丐”,这一南一北的,自打上次“华山论剑”之后,就已经有二十多年没见面了。
“哈哈,你这是问对人了,黄某还真知道那老叫花的消息,他收了一位徒弟叫郭靖,正是默儿义母的儿子。”
“跟默儿同岁,现在早已是一流境界中的强者,一套‘降龙十八掌’不在洪老叫花之下。”
“那小子也是一个练功的怪胎,精通全真教的内功、轻功和掌法,现在又学会了‘九阴真经’和‘朝阳落日掌’,恐怕迟早都会超过我们这些老家伙的。”
“不过,老叫花的消息,那也是两年以前的,现在要想知道他具体在什么位置,估计还得让默小子帮忙去找找。”
黄药师就把郭默在天山见到洪七公的事情说了一遍,当然,连同遇到的那两位“先天高手”,黄药师也一一做了介绍。
饶是一灯大师算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又是心如止水的出家之人,也被黄药师的描述给惊呆了。
“阿弥陀佛,不曾想世间还有如此多的高人存在,我等居然还号称‘天下五绝’,实在是汗颜啊。”
“说起来,那位丐帮的前辈高人,老僧还要叫上一声‘祖父’的,他正是老僧亲祖父的结义兄长,不想还在人世,恨不能见上一面啊。”
一灯小的时候,跟自己的祖父最是亲近,除了随祖父习武,也一并随祖父研习佛法。
他也偶尔听到祖父提起年轻时候的事情,说道自己的结义大哥如何义薄云天,是世间第一等的奇男子。
直到现在,一灯也无法忘记祖父提及义兄时,那样崇拜的眼神。
可惜,没听到祖父那位义兄的结局,一灯也曾问过,祖父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后来慢慢长大后,一灯预感到那应当是一个不愉快的结局,就在崇敬的同时,莫名地多了一份惋惜。
“那一定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可惜我们晚生了几十年”
对于那个时代的了解,黄药师显然要比一灯知道的更多,毕竟有郭默这个“说书人”的存在,而黄药师又算是局中之人。
自此,一灯大师跟朱子柳,就住在了桃花岛,日常除了跟“东邪”黄药师切磋武艺,闲暇之时竟也关注起那几个孩子。
都是可造之才啊,尤其是已经八岁的小杨过。
所有的孩子,几乎是前后脚开始修炼的“大漠八法”,两年多下来,练到第三层“白日黄沙”的就有两人。
八岁的杨过和九岁的郭平,郭平的进度算是优秀的,这孩子从小就踏实、勤奋,虽然天赋不如杨过,却胜在肯下苦功。
小杨过却不一样,这是一个有着七窍玲珑心的人,又有郭默作弊似的打的基础,要不是黄药师有意要磨一磨这孩子的性子,恐怕现在连第四层“秋来如雪”都能达成了。
八岁的孩子,真的内力达到了三流境界,那会是多骇人的一件事情?
内功的进境上,走稳当一些是应该的,但是武学却没做限制。
“南山掌法”几个孩子已经都练得有模有样的,黄药师今年又传授了众小“兰花拂穴手”。
叶瞿按照郭默的吩咐,先将“朝阳掌”传给了这些孩子。
果然,一学新的功夫,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杨过学的当然是最快的,排在第二名的,居然是初来乍到的耶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