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杀劫已过,风火岛外七杀大阵尽去,但风火岛外的七座荒岛经过修士百年来的建设,此时已然呈现出一片新的面貌,故而岛之上仍有修士在居住,纷纷把这七座荒岛当成了种植基地,故而满山遍野俱是仙根灵草,此时,岛中看护花草的修士只见一道金光划过天际,由远及近,迅捷无比,眨眼之间,这金光自天空中降下,及至眼前,落地化成一个俊朗青年,只是这青年一脸郁结之气,双眼通红,似有极重的心事,这青年落地之后,左右打量一番,见眼前有不少修士俱看着自己,知道自己有些莽撞了,遂平复了一下心情,正要向这些修士打听一下风火岛所在,虚空之中显出公明的身影,上前一把抓住杨戬道:“师弟,不可鲁莽,若冲撞了老师圣驾,可为逆天。”公明主持风火岛大小事务,深得岛内修士尊敬,是以荒岛之上的众多修士见公明显出身形,急忙向前拜见,又听公明称杨戬为师弟,虽不知杨戬为谁,但想来也是圣人门下,也都向杨戬见了一礼,公明挥退了荒岛之上的修士,拉着杨戬斥道:“你修行数百年,得老师亲传九转玄功朔造肉身,又经杀劫洗历,怎么还是如此嗔怒难除,如此面目怎么去朝拜老师,若看不透其中因果,如何可超脱仙道,还不快快坐下运功,消除迷障。”杨戬一听,心头一顿,思绪如潮水般涌起,急忙盘膝而坐,将心神沉入丹田之中,暗运印诀,心随功走,慢慢消除心中迷障,随着天地灵气的吸入,玄功在身内越转越快,在平复了心中迷障之后,仍没有停下,自在运转,看着多年未有精进的玄功此时竟有突破的迹像,杨戬再也顾不上考虑其他了,心神随着充裕的灵气游走了体内入脉,欢快的感觉使杨戬沉浸其中,深深的入定了。看着入定中的杨戬,赵公明不觉得一阵苦笑,这都走到家门口了,还打算带他拜见老师呢,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这小师弟却是运功入定了,是说他没心没肺呢,还是说他天赋异凛呢?算了,爱什么什么吧,这小师弟生身苦楚,多年一人在外,独历天地杀劫,却是少人关爱,他自入定,我就在此陪他一会,也是应该,想罢,公明也是盘膝而坐,双眼低垂,一边守着杨戬,一边神游太虚,感悟天道。杨戬在风火岛外的荒岛上入定悟道,公明在旁守护,这一坐就是三个月有余,风火岛中红云门下弟子听得岛中修士禀报,都出岛来探视杨戬,除却云霄、碧霄要照顾岛内诸事之外,碧霄、孔宣、冀、六耳、苍颉、牛魔王、三娘等人都来到荒岛上,陪着杨戬修行,众人表现出来的同门兄弟间的深厚情义,让红云深感满意,遂传下令来,让杨戬所在荒岛上的修士彻出来,以便杨戬安心参悟道法。这三个多月的时间让杨戬所获极丰,一是入定之地近临风火岛,灵气充裕,二是杨戬经历天地杀劫之后,功德加身,三是杨戬听闻自己身世,心神俱动,这几方面原因合加起来,使得大喜大悲之下的杨戬功力极速运转,修为大长,百年前杨戬就进入了九转玄功江山易主江山易主145、谁与同去道之一途除却天份、功法、若修之外,还要靠机缘,道之所在玄妙不定,说之不清,讲之不明,悟透了,明白了,则道行精进,仙道可成,若是不明白,则是想破脑筋也是难以捅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故而能否在修行之中把握住那一丝玄妙,领悟真谛,即为机缘,也正是如此,修行才有顿悟这一说。杨戬此时的状况就可以说是悟透了,明白了,双眉正中的竖目之上升腾出十丈大小的庆云,三朵金色莲花在庆云之上光茫四射,此为遁出胸中五气,现出顶上三花,实乃修道之正途,仙道有成之根基,也是修为精进,参破道法玄妙的一种表现。杨戬在听闻自己身世之后,思绪如潮涌,想到父兄的枉死,母亲的若难,舅舅的无情,更是愤怒不已,头脑发热,气血翻腾,纵身赶往风火岛,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就是在禀报过老师之后,解除母亲所受的苦难,这种想法本没有错,但杨戬身为修行之个,修行之事本为逆天而行,一朝心头火起,生出贪痴嗔怒,却是入了魔障,好在杨戬是红云的亲传弟子,修为虽然不高,但基础却是打的极为牢靠,在公明的一翻训斥之下,杨戬心有所悟,急忙席地而坐,平复身内的气血,清除心头魔障,也正是在这打坐之中,杨戬抓住了大道法则的一丝玄妙,不知不觉中打开了天门,源源不断的吸取天地间的灵气为已所用。随着天地灵气的补充,杨戬不但消除了心头魔障,更是以此来打熬肉身,粹炼道心,凭借着九转玄功的玄妙法诀,源源不断的充裕灵气、对母亲苦难的牵挂、以及对大道法则的玄妙体悟,杨戬在极大的压力之下,一路冲关,一举结出庆云、现出三花,至此,杨戬算得上是仙道已成。杨戬修道不过百余年,就能够结出庆云、现出三花,算得上是修道界万中不出其一,取得如此不凡的成就,只能说是机缘所在,天道眷顾,但是杨戬必竟修行日短,对天道法的理解,法则的运用,仍是多有蒙懂之处,更别提与公明这种斩却善恶二尸的高手相比了,看着双眉之间升出的庆云、三花,多有怪异,杨戬想要将之收回体内,却是对天道体悟不够,不知法门,把脸都憋红了,也没能把庆云、三花收回,不由的一声怪叫道:“此等面目,该如何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