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姑姑知道此刻时机已到,一天,王皇后照例逗朱轩媖玩耍,她的脸上露出陶醉:
“茯苓,我从不知做母亲竟然是此番滋味。原先的我如同行将就木一般,我以为我这辈子都不会再笑了……可是现在我却打起了精神,我清楚这不是为我自己,都是为了我的媖儿……”
王皇后如今气色比以前好了很多,原本干枯的手,经了细致的月子的调养,如今也柔嫩了不少。她伸出手来,轻抚媖儿的面颊,朱轩媖乐得咯咯笑,朝母亲伸出一双白嫩嫩的小手。茯苓在一旁微笑着:
“这天下做母亲的,哪一个不是心甘情愿为孩子着想?娘娘是一国之母,母仪天下,更是如此。”
“天下的母亲,都是如此吗?”
“都是如此。”
茯苓的这话说得很慢,很郑重,王皇后沉默,她注视着茯苓的双眼,观察她那欲言又止的表情,她似乎真的从她的眼睛里读出了她的话。片刻,她忽然开口:
“萧氏为了邹妤……也是如此,这是你想说的吧?”
茯苓姑姑赶快跪下,她深深地叩拜:
“娘娘!”
茯苓姑姑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跪请王皇后放妤儿出宫,王皇后看了看襁褓中的媖儿,又看了看跪倒在地的茯苓,终究摆摆手:
“罢了……”
王皇后答应了茯苓姑姑的请求。姑姑便找了机会把妤儿秘密送出宫门,交请一户富户抚养起来。
茯苓姑姑提心吊胆了很久,不过后来,风暴渐渐平息了下来。宫内云谲波诡,郑贵妃如今有了皇三子朱常洵,王恭妃还有皇长子朱常洛,王皇后为此头痛不已,无法抽身,她似乎真的从过去走出来了,她好久都没有再提起妤儿。薛公公见风使舵,见王皇后不再提及,他便也不再吭气。
命运总是捉摸不透,当茯苓姑姑终于放下心来,决意不再惦记妤儿的事时,冥冥之中涌来一股汹涌的暗潮,把当年费尽心思才送出宫的妤儿,又一次朝皇宫的大门推去……
这股“暗潮”,名为“选秀采女”。
“选秀采女”每年一小选,三年一大选。每年的小选,为的是个别短缺的及时补充,尚还不算兴师动众,到了这三年的大选时候,便是关乎了千家万户的大事了。每到这时,掌管户籍的官员便会依照手中的材料,确定参选人选,只要符合资格,那么便成了一向指派的任务,必须完成。前两年南方水灾,皇帝忙着拨款赈灾,连着两年的小选都没有进行,今年的这场大选规模,可想而知。
当指派的通知传达下后,各家各户都会奉上自家符合条件的“良家子”,以供掌势的挑选,所谓“良家子”,非巫,非医,非商贾,这些女孩子年龄都不大,最小的十三,最大的也不过十六岁。应征的几千人,通过层层大浪淘沙一般的筛选,最终只有一百人能被选中。
这一次不光是妤儿得参选,琦珏也满了十三岁,也要一起参加。参选宫女人数众多,可谓是千里挑一,落选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娘一心希望妤儿和琦珏落选,对她们千叮咛万嘱咐:
“到时候,只要虚晃一枪就好,千万不要露出锋芒来,如果真的被选中,那么你们今生就只能在那宫墙之中,再不能出来了!”
琦珏当时就有些害怕:
“娘,我可不可以不去?”
“你说什么傻话。”妤儿虽然年纪小,却也知道“君命不可违”的道理。纵使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这个“过场”依旧得走一遍才行。
“选秀采女”这件盛事,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权贵之家,很多有心与皇家攀龙附凤的,总是欢欢喜喜把女儿送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些民间的百姓们。在老百姓的眼里,把自家女儿送入皇宫,无疑是送入火坑。但凡家境好些,没到走投无路的地步的人家,都不会选把女儿送到宫中当宫女这条路。有些地区听说“采女”的人来了,甚至会十万火急,将家里的千金小姐火速“拉郎配”,可见“采女”之事多么叫人闻风丧胆。
宫内对宫女的生老病死讳莫如深,从不肯透露一星半点,甚至宫女往宫外送书信,都是死罪,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老百姓听着那些风言风语,这高墙中宫女所受摧残,一传十,十传百,传得详详细细,传得活灵活现,让人闻风丧胆。主子们对宫女们动辄打骂羞辱,甚至处死,那些位分高些的公公嬷嬷们,不少也是踩低捧高,以“二等主子”自居,宫女们衣食粗陋,住所阴暗,几乎一生都是受苦。若非垂老恶疾或者大赦天下,宫女进了宫后,便再没有“出宫”这一说。到那时,一围厚重的宫墙将成为彼此之间的天堑,今后一别,近在咫尺,却天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