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路过茶寮,唐白坐下喝口茶,便听见旁边的两位商人在谈论:“……怕是要变天了,相国大人都入狱了,咱们还有什么指望……”
“是啊……也不知道皇上怎么想的……”他二人话刚说完,便有一人在旁边劝道:“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仿佛国事是什么洪水猛兽,不能触碰的东西。
唐白就下意识问出来:“为什么莫谈国事?”
“小兄弟,你刚出来走江湖吧。”劝人之人看起来像个读书人,对他这种涉世未深的小弟弟充满了教导的欲望:“如今我大钦朝,皇上要修通天台,那几乎是踩着黎民百姓的尸首上去的。据说,日日笙歌,身体又不大好了。三天前,相国大人在朝堂上,力荐立六皇子为太子,就被下了狱。皇上又抓了许多人去修通天台,如今人人岌岌可危……”说着似乎意识到自己话多了,又摇着头道:“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可是他这一说,另外两个商人也打开了话匣子:“不谈国事,谈我们自己吧。苛捐杂税,越来越多。前几日我贩的布匹,每一百匹,过城门楼,才收二十文钱,如今,却要一百文,整整翻了五倍啊,谁受得了。”
“是啊,在这样下去,连生意也做不成了。皇上身体不好,也不早立太子。”
“六皇子也是,扶不起的阿斗,相国大人为他入狱,他也不出来说句话?”
“这你就不懂了,皇上不让他当太子,自然是不喜欢他,既然不喜欢他,出来说话啊,只怕被迁怒,如何还能强出头?人人都以自保为首的……”
……唐白听着他们的议论声,只觉得震惊,再震惊!
皇上为了拥立六皇子,所以给爹爹下密令,让爹爹为难,爹爹才死了。
如今相国大人提了,他为何不顺水推舟的答应?
就算大皇子身边有百官拥护,可皇上通天台都建了,难道还怕在储君的问题上,再一意孤行一次?
是不是,皇上让爹爹拥立六皇子,只是为了勤王?保证他的安全?他怕大皇子为了早日登基,对他下毒手?
可是,他写密令之时,已是病入膏肓,若非用三元丹这等烈性的至毒之药,他也醒不过来。
他都知道自己大限已到,不可能是勤王,就是要拥立六皇子登基。
如今,为何改变了主意?
是大皇子重新获得了他的欢心吗?
可是他修通天台,大皇子以死进谏,跪了好几天,劝他收回成命,也因此触怒了他啊。
皇上到底是怎么想的?
还是,他知道了相国大人给他服用三元丹的事情?
可那样,欺君罔上,相国府该是满门株连,而不是只让相国大人一人下狱。
又是一个谜团。
“皇上如今怎么样了?”唐白问道。
“好好的呢,老当益壮!”两位商人挤眉弄眼,似乎说什么隐晦的事情。
书生瞧一眼他们,叹口气,对唐白说道:“皇上要修通天台,说他是真龙天子,自然要回到天上,荣登极乐,永垂不朽的。”
皇上还有心思享受,那说明他并不知道自己吃的是三元丹,随时会没命。
否则,他早就停止了一切工事,便寻天下名医,为自己炼制解药了,哪怕根本没有解药。
既然不是三元丹的事情,那末,就真的是相国大人提立六皇子,触怒了皇上。
果然,伴君如伴虎,皇上的心思,真是深不可测。
唐白决意不去想这些事,她不能管,也无力去管。
她只想好好接回阿竹,再赚些银子,回到扬州,长伴在父母和大哥坟前,为他们诵经祈福。
如此,目的越单纯,唐白的心思,却越沉重起来。
只能强迫自己不去想,不去盼。
相国大人入狱,不知道相国府怎么样了?夫人和蒙氏呢?几个儿子有没有回京出力求情?
唐白还是忍不住去猜。
她不由自主加快了回京的脚步。
只是,快靠近京城的时候,却发觉许多马车,一致朝城外走去。
不少青壮年,更是拖儿带女的,要离开京城,只剩下年迈的爹娘在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