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女佣掀开门帘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小陶碗。白智一闻香味,精神焕发。接过一尝,果然是加醋调味的鲜鱼汤。白智想起醋起源于商代,在晋朝以前称为&rdo;酰&rdo;,正是解酒的妙方。
白智啜饮着热汤,这汤作的一点腥味也没有,非常舒畅。喝完之后,白智对女佣指指小琦的卧席,意思是问小琦上那里去了。女佣示意白智出门。白智站起身走出房间,他注意到自己的房间是一个面东的隔间,整间房大约成长方型,中间铺着席,似乎是客厅,西边的隔间传来午餐的香味,显然是灶台所在的厨房。女佣指着门外,小琦正拿着缠着丝囊的竹竿扑蝴蝶呢。
白智出门叫小琦。很让白智惊讶的是,小琦居然没有发牢骚。显然这种乡村情趣,能够得到老婆的欢心。白智乘着早晨的阳光,细看房屋周围的环境。他发现整座房屋坐北朝南,方位极佳。西边是一大片延伸到屋后的浓密树林,东边则是一片花园。白智想,有了树林的遮挡,入冬之后就能减缓西北寒风之苦,设计实在高妙。
小琦拉着白智到树林里看一个大发现。树林中的枝条上,都挂着肉串。白智伸手一摸,知道这一如自己第一次看到时的想法,确实是挂起风干的腊肉,看来肉林之说不过如此。
白智想起刚来时看到的酒池,想去看看酒池的真貌。他拉着小琦向东走,不过几十步,就看到来时纣王曾靠着休息过的石栏。那里正有一群人,在酒池旁工作。白智与小琦凑上去看,众人看到白智,虽然面生,但是白智衣裳上的纹饰显然表示他是一位有身份的贵族,所以众人垂首让出一条通路。
白智看到这并不是一个水池,只是通到墙角排水沟的一个倒水用小凹地,凹地已经积满散放浓浓酒味的液体。小凹地旁摆着五,六个&rdo;卣&rdo;,暗示散发酒气液体的来源。白智示意他们继续工作。只见其中一位较年长,似乎是师傅的人蹲下,闻着面前一个&rdo;卣&rdo;的味道,然后对身边的徒弟点头示意。徒弟作势要将卣举起,倾入凹地。白智颇为心疼,作手势让他们停下。他也自己凑上鼻子闻一闻,但一闻就绉眉。这酒已经酸了,难怪得倒掉。
白智后来才知道,因为商朝的真空密封技术不大好,存酒变质变酸的比率较高。所以商朝与周朝的内廷,都有编制庞大的&rdo;酒人&rdo;掌理酒正。而汰除变质的存酒自然也是他们的职责。
白智看着酒人将卣中的酒浆倒入排水用的凹地,闻着凹地散放着的浓浓酒味,心中愰然大悟。千古批判的酒池肉林,也不过是生活必需的程序。如果真有如史记般&rdo;以酒为池,悬肉为林&rdo;的酒池肉林,必然造成严重的卫生问题。因为《史记》又说,纣王在酒池肉林中&rdo;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rdo;。能够全身赤祼在户外树林间玩一整个晚上,必然是盛暑之时消暑的情致。若不是气温在30度左右的夏季,晚上如此天体游玩,必然要感冒。而在盛暑之日,如果真的在在树枝上挂肉,在池中倒酒,只要几个小时就会变质,那皇家园林的臭气熏人,能不影响游人的兴致?所以酒池肉林之说,在常识上不可取。
白智想起《论语》上子贡的评论:&rdo;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rdo;。看来史书上对纣王的评论,大抵不过如此。
正沉思之间,白智后方传来皮鞋的脚步声。白智回头一看,原来是昨晚结交的好朋友箕子。箕子非常客气地对白智与小琦各&rdo;匕&rdo;了一下,白智与小琦回礼如仪,动作已经熟练多了。箕子面露欣慰之色,回头招呼一个侍从,向小琦送上一件织锦的丝绸,绸上绣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凤鸟。小琦高兴的不得了,忙着研究礼物去了。箕子则作势请白智一块走。
&ldo;看来,好朋友有话要说&rdo;,白智心里猜测。于是白智向小琦打了个招呼,就随着箕子出发了。
7醢九侯
箕子带着白智走到一处马厩,一辆华丽的马车已经在马厩边等着套车,马车的车盖,车身与车轮都漆成大红色,车辕,车轴与车身两侧的防尘板绘有精美的几何图形纹路,而车辕与车轴等末端都涂成金色,马车将由三匹壮健的白马引曳,三匹白马已经站在车前,虽然清澈明亮的双目仍透着野性,但是三匹白马都驯服地在原地,不敢乱动,因为身穿红色衣裳的车夫,已经拿着赶马用的马鞭&rdo;策&rdo;,恭敬地站在马匹前方,等待箕子一行的驾临,
看到箕子来了,两名仆人才迅速将三匹白马套入车架,这也许是为了减少马匹在等待中不必要的负担,车夫先环车一圈,对车体各配件作最后检查,并重新固定一次车箱四周的木栏,上车后先将四面旌旗插在车上,然后跪在车夫位置上,扬起马鞭,整理六条辔绳,开始试车,并先赶车前进五步,然后停住车,静等箕子上车,
白智看这四面旌旗,真是威严,车厢前的旗上绣有红色的神鸟,车后的旗上绣有龟蛇合体的神兽&rdo;玄武&rdo;,车左是青龙,车右是白虎,白智知道这是古代车旗之礼:&rdo;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rdo;只不过现在左青龙右白虎,却成了黑道上显示身份用的剌青,
这套很实用的套车程序,就是《礼记,曲礼》上说的:&rdo;君车将驾,则仆执策立于马前。已驾,仆展軨、效驾,奋衣由右上取贰绥,跪乘,执策分辔,驱之五步而立&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