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老妈在门外喊到:“陈渝,去坡上掐点碗豆尖,晚上打汤。”
妻子冬梅在家里呆得无聊,于是在陈渝的带领下,熟络地来到坡脚。
老妈说的坡上,就是陈渝刚才来过的寨顶坡。
为了最大化的利用土地,坡上供人行走的小土路,宽度大约也就三十来公分,最宽处也只有半米,窄的地段甚至只有二十公分左右。
说是羊肠小道,一点都不为过。
上坡的小路蜿蜒曲折,两旁地里种的不是豌豆尖,就是大白菜、花菜等时令蔬菜。
放眼望去,整个山坡绿油油的,蔬菜散发出来的香味,混杂着农家肥的味道,形成一股不可名状的田园气息。
陈渝深吸一口,感叹道:“不错,还是儿时的配方!”
这味道,就很独特!
到了自家地里,两口子一起动手,很快就掐了半篓碗豆尖。
碗豆尖可是个好东西,既可单独炒来吃,也可做成汤菜,也可以作为涮火锅的配菜,清脆爽口,深受渝市及周边几个省市老百姓的喜爱。
陈渝直起身来,看着眼前,再放眼四周,想到今天上午的经历,心底还是有些触动。
于是,左手叉腰,右手往前一挥,侧过身,笑着对妻子玩笑道:
“看,这就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
看着丈夫几个月难得一见的笑容,冬梅也会心的笑了:
“行!以后皇上就负责治理江山,臣妾为你管理后院!我俩就在乡下做对土地公婆!”
说完,两人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是句玩笑话,但陈渝想,自己既然继承的先祖的山神遗志,又暂时无回城的打算,乡下除了土地就是山林,总得从这方面谋点事干才行。
。。。。。。
第二天,中午吃完饭,带上两包烟,来到自家二叔家里。刚赶上二叔从村委会办公室回来,正在吃饭。
寒暄几句后,陈渝问道:“二叔,改革开放都四五十年了,村里还是和以前一样没什么变化,除了外出务工,基本就没生活来源。”
“村里面在这方面有什么规划吗?”
二叔放下碗,慢慢说道:“你既然问到这个问题,我就先给你讲讲村里的基本情况。村所属的生产队都离城镇较远,特别是八、九、十生产队还有部分人居住在山里,各生产队整体条件非常差。”
“我们所在的生产一队还好点,在山脚,离镇上稍近,水田较多一些,虽然人们生活不成问题,但也只够持续温饱,没有额外的经济来源。
虽然背靠大、小梁山,但山上没有独特风景,吸引不了人,走不了旅游开发这条线。如果强行打造旅游景点,前期费用投入太高、后期收益无法保证,没老板愿意人投资。”
二叔介绍,村里曾考虑把生产一队的寨顶坡、周边紧邻的王家湾老顶坡、左家湾垭口坡等几个丘陵地集中起来整体出租,吸引投资人来打造一个农家种植或花卉基地。一来,种植的水果可以卖钱,二来通过吸引人来参观或采摘,聚集人气,条件成熟时开展农家乐经营,让居民有些经济收入。
二叔:“为此,村里都做通了三个队社员的工作,愿意以每年每亩十块钱的价格对外整体出租,但来了几波老板,实地考察后都放弃了。”
原因就是受土地规划使用限制,农村耕地只能种植农作物,不能用作经济植林,也不准种果树。
投资者看不到投资收益,招商引资之路就此作罢。
村里不死心,想走另外一条路:把曾经退耕还林的大、小梁山整顿出来,作为荒山对外承包给有实力的老板,以期打造成集果树种植、采摘、农家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