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最可怕的以文字思想杀人的一种蛮俗的遗留品,固足以为历史家的参考,
且更将使唯理论者见之而沉思而恐怖也。
(民国廿五年三月十日,于北平知堂)
[附记]&ldo;清代文字狱考&rdo;与&ldo;禁书书目提要&rdo;,都是研究院的好题目,
只可惜还没有人做。图书馆也该拚出一笔冤钱,多搜集禁书,不但可以供研
究者之用,实在也是珍籍,应当宝重,虽然未必是善本。禁书的内容有些很
无聊,如《书法精言》即是,上文云冤钱者意即指此,然而钱虽冤却又是值
得花者也。
□1936年
5月刊《逸经》5期,署名周作人
□收入《风雨谈》
蒿庵闲话
对于蒿庵张尔岐的笔记,我本来不会有多大期待,因为我知道他是严肃
的正统派人。但是我却买了这两卷闲话来看,为什么呢?近来我想看看清初
人的笔记,并不能花了财与力去大收罗,只是碰着到手的总找来一看,《蒿
庵闲话》也就归入这一类里去了。这是嘉庆时的重刻本,卷末蒋因培的附记
中有云:
&ldo;此书自叙谓无关经学不切世务,故命为闲话,然书中教人以说闲话看
闲书管闲事为当戒,先生邃于经学,达于世务,凡所礼记皆多精义,固非闲
话之比。&rdo;据我看来,这的确不是闲话,因为里边很有些大道理,如卷一有
一则上半云:
明初学者宗尚程朱,文章质实,名儒硕辅,往往辈出,国治民风号
为近古。自良知之说起,人于程朱始敢为异论,或以异教之言诠解六经,
于是议论日新,文章日丽,浸淫至天启崇祯之间,乡塾有读《集注》者
传以为笑,《大全》《性理》诸书束之高阁,或至不蓄其本。庚辰以后,
文章猥杂最甚,能缀砌古字经语犹为上驷,俚辞谚语,颂圣祝寿,喧嚣
满纸,圣贤微言几扫地尽,而甲申之变至矣。
下文又申明之曰:&ldo;追究其始,菲薄程朱之一念实渐致之。&rdo;《钝吟杂录》
卷二&ldo;家戒下&rdo;斥李卓吾处,何义门批注云:
&ldo;吾尝谓既生一李卓吾,即宜一牛金星继其后矣。&rdo;二公语大妙,盖以
为明末流寇乃应文运而生,此正可代表中国正统的文学批评家之一派也。但
是蒿庵也有些话说得颇好,卷一有一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