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中国历代大儒简介 > 第71章(第1页)

第71章(第1页)

或问勇。曰:&ldo;轲也。&rdo;曰:&ldo;何轲也?&rdo;曰:&ldo;轲也者,谓孟轲也。若荆轲,

君子盗诸。&rdo;&ldo;请问孟轲之勇。&rdo;曰:

&ldo;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富贵贫贱死生动其心,于勇也,其庶几乎!&rdo;(《渊

骞》)

扬雄崇孟而轻荀,已开唐宋之儒道统之说。韩昌黎曰:&ldo;晚得扬雄书,益尊信

孟氏,因雄书而孟氏益尊,则雄亦圣人之徒欤。……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

纯而小疵。&rdo;[注]就是明证。

扬雄比较孟荀并崇孟抑荀,但并不将荀子一概骂倒,而是取其学说之合理内核,

为统一儒学服务。这突出表现在他对孟荀人性论思想的融合上。孟氏主性善,荀子

说性恶。孟子由性善而力主贵在开启人类自觉意识的仁义之教;荀子由性恶而力主

重在强制外烁的礼乐之化。性善性恶,不可两立;重仁重礼,似难两全。扬雄并不

这样绝对,也不走极端。扬认为人性有善有恶,提出&ldo;人性善恶混&rdo;的著名命题:

人之性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修身》)

人性既不如孟氏所说纯然为善,也不如荀氏所云天然为恶,而是具有趋善趋恶

两种可能。培育人的善性就为善人,诱导人的恶性就成恶人。人并无先验固定的善

恶,全在乎后天的教导。他说:&ldo;天下有三门:由于情歌,入自禽门;由于礼义,

人自入门;由于独智,人自圣门。&rdo;(《修身》)无疑,在解决人性善恶问题上,

扬雄比喜走极端的孟子荀子都要聪明得多。建立在人性善恶混认识基础上,在对待

仁义礼乐问题上,扬雄继承董仲舒的&ldo;五常&rdo;学说,认为仁义礼智信三者皆重,不

可偏废:

或问仁义礼智信之用。曰:&ldo;仁,宅也;义,路也;礼,服也;智,烛也;信,

符也。处宅由路,正服明烛、执符,君子不动,动斯得矣。&rdo;(《修身》)

仁是人应当经常保持的爱人品德;义是人的行为准则;礼是人的面貌外观;智

是人认识是非的能力;信是人取信于人的保证。一个君子要想有所成功,就必须以

仁为居,以义为路,以礼为饰,以智辨物,以信取信。仁义礼智信五者,都同等重

要,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多余的东西。他又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