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国军方的决定必须迅速果断。迫于形势所需,他们基本上不得不立足于进行局部战争。鉴于中国军
队落后的后勤保障体系和他们依靠脚力进行运动的事实,那么,当他们突破联合国军的防线后,就无法果
断地利用大规模的快速机械化部队向纵深处推进,旨在取得战术或战略上的全面胜利。
中国军队不像美军那样拥有以道路和卡车为基础的庞大的后勤保障体系,能够向快速推进的部队提供
大量的物资供应。相反,不管中国军队在战术上取得了多么大的胜利,他们都不得不暂停下来,在继续推
进之前先对部队进行重新组合和重新补给。由于受联合国军的大炮、迫击炮和空中力量的影响,要进行这
样的重整旗鼓最好是从战线上撤退下来,这既减少了危险,同时又缩短了与后方供应的距离。因此,中国
军队的进攻很快就采取了这样一种模式:前进,进攻,撤退;前进,进攻,撤退。
必要时,中国派往战场的兵员基本上是毫无限制的,这意味着中国军队能够取得大量的局部胜利,而
这样的胜利可以给对手带来全面的灾难性后果,对他们的士气来讲尤其是如此。然而,不管中共军队赢得
了多少局部胜利,他们却无法摧毁一支拥有坚定的指挥官领导的机动性强、火力威猛的现代化军队。
陆战队很快就明白,中国军队的一次典型的夜袭不管有多大的破坏性,多么让人丧失斗志,造成的损
失多么巨大,只要能坚守阵地到天亮,那么,他们就能够得救。能见度一恢复,有地面支援的飞机和配备
观测员的大炮以及迫击炮的炮火就会立刻迫使中国人躲藏起来。即使陆战队继续被围困而无法转移,它也
可以从空中得到物资供应。中国军队要想压倒对方,就必须一次次发动损失惨重的进攻,那样也会消耗大
量宝贵的弹药,使进攻部队元气大伤。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陆战队虽然损失惨重,而进攻的中共军队往
往遭受更大的损失,经常几乎是全军覆没。而且,陆战队进攻中国军队设置的路障采取的方式同样是毁灭
性的,通常是让提供近距离支援的飞机用火箭弹袭击、机枪扫射并投掷汽油弹或直接用坦克和机枪火力,
或间接动用迫击炮和大炮的猛烈火力。尽管陆战队的步兵常常很难把那些坚强的中国士兵从俯瞰主补给线
的高地上赶走,他们却能够保证大部队顺利通过‐‐即使他们并不能阻止中国人在他们离开后重新回来包
围主补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