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383‐385页。
2《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iddot;本文篇》,1960年,536页。
3《合集》11477。
1见《甲骨文字释林》,283页。
2《合集》32778。
3《合集》33691。
1参见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284~285页。
2参见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93~94页。
1《史记&iddot;司马相如列传》,索隐注。
1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生活&iddot;读书&iddot;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88页。
2吕思勉:《先秦史》,363页。
3《古今图书集成&iddot;考工典》卷一○六,《车舆部汇考一》。
4《孙膑兵法&iddot;势备》。
1见《墨子&iddot;非儒下》、《管子&iddot;形势篇》、《荀子&iddot;解蔽》、《吕氏春秋&iddot;君守》、《世本&iddot;作篇》等。
2《太平御览》卷七七三引。
3《太平御览》卷八二引。
4《北堂书钞》卷十三引。
5石璋如:《小屯c区的墓葬群》,《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3本下册,1952年,477页。
1赵全■:《郑州商代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1期。杨育彬:《郑州商城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44页。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郑州商代二里岗期铸铜基址》,《考古学集刊》第6集,1989年。
1郑若葵:《试论商代的午马莽》、《考古》1987年5期。
2参见张长寿、张孝光:《殷周车制略说》,《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3杨宝成:《殷代车子的发现与复原》,《考古》1984年6期。
4孙机:《中国古独■马车的结构》,《文物》1985年8期。
1石璋如:《小屯殷代的成套兵器》附《殷代的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2本,1950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1期。报告中称之为&ldo;管状器&rdo;。
3《诗&iddot;大雅&iddot;棫朴》。
4《合集》6834。
5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中译本),374~376页。
1信阳地区文管会、罗山县文化馆:《河南罗山县蟒张商代墓地第一次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2期。
2阜阳地区博物馆:《安徽颍上、赵集发现商代文物》,《文物》1985年10期。
3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河北灵寿县西木佛村出土一批商代文物》,《文物资料丛刊》(5),1981年。
4《定州北庄于商墓发掘简报》,《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