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这样的国策其实已经初具雏形,李斯这个主要提出者至关重要,但也不是不可替代。
所以嬴政才能放心把针对六国旧贵族的方案交给李斯。
自公孙轩进入朝堂,只专注于推广农具和如何提高土地产量,也算术业有专攻。
因此,与农家和墨家建立了比较深的联系。
纸也很快被墨家琢磨出办法实行了量产,量产虽少,但也足够供给整个朝堂。
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原本四个多时辰才能处理完的政务如今三个时辰不到结束。
嬴政很是舒心。
问左右:“十九回来了吗?”
“十九公子还未归,可用奴去催催?”
总归天大的事也没有陛下重要。
“不用。”
嬴政不由的有些焦虑,十九自己出去做事能行吗?
说到底嬴政是那种霸道的喜欢把孩子的事安排的妥妥当当的长辈。
看公子扶苏就能推断出,相较于其他储君,优柔寡断,没有主见。
让儿子自己出去办事,尤其还是这样的大事,已经算是一大进步了。
十几个儿子没一个能用的,尤其是天幕给爆出的公子扶苏、公子胡亥的事,愣是把嬴政搞不自信了。
自己教育方法真的有问题?
十九是个好苗子,万一被养废了怎么办?
所以嬴政果断更改方向。
只是思索半天也愣是没想起来诸子百家里有哪一个是教育孩子的。
一群吃干饭的。
他这边的成长过程也没什么可借鉴的,总不能等十九那孩子十三岁的时候死一死吧?
还没等嬴政思量出什么结果,侍从来报:“陛下,李生求见。”
李生,翻译一下就是姓李的白生。
十九公子离开后不久,李斯被释放出狱。
他简单安抚了一下家人后便直接进宫求见陛下。
那一天,这对相伴十几年的君臣说了什么谁也不清楚,只是第二天李斯官复原职。
这也没什么,大秦的其他臣子或多或少有所预料。
真正引起他们注意的是另一件事:
那些反贼被找到!
陈胜吴广、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