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华叔回头看了一眼,你们两个就落在沈市吧!”于小前就敲了敲荣军的肩膀,这里头也就荣军的年纪最小,于小前第二小,他只能欺负欺负一下荣军了。
叶有华也面目严肃的看向两个落队的小子,“下次别掉队了,出来外地就得跟紧一点。”
“在沈市咱们好歹还有认识几个人,等到了申沪和京都,那是谁都不认识,那么大的城市,这要是不小心掉队了,人生地不熟的,要找都无从找起。”
是人都有一点怯生,叶有华的胆子算是够大了,初初看到沈市的繁华也有点却步,要不是因为领着这么一群小伙子他也未必能把胆子提起来。
这一路看过去其实也都是看看外观而已,很多地方他们都没有进去探个究竟,除了那家街边饭店,每个地方大家也就是走马观花的扫了个大概。
一路上叶有华都仔细的留意着路,等这压马路压得天色不早了也就搭着客车回了招待所。
到了招待所,晚饭就跟招待所借了个炉子煮几把红薯粉丝吃,叶有华带来的调料里有除了日常的油盐酱醋之外还有菜干跟朱娇娇做的辣椒肉酱。
水烧开,菜干跟着红薯粉丝一起下锅煮,等红薯粉的颜色加深发软了就洒点盐下去再焖煮一会,先挖一点猪油搁在搪瓷缸子里,再放食盐酱油陈醋,勺一勺滚烫的开水浇进缸子里,缸子底部的猪油就被开水化开在缸子里,浮起一层油花。
将煮好的红薯粉跟菜干装入搪瓷缸里,将辣椒肉酱挖一调羹放在红薯粉上面,再浇一勺开水。
一碗酸辣红薯粉就完成了。
配上朱娇娇在他们出发前做的土豆煎饼,这也是很美味的一餐了。
过了七月半之后天气就慢慢开始转凉,他们出门的时候已经是农历七月底,越往北就越是温度低一些,带过来的土豆煎饼跟辣椒肉酱都还放的住,味道一点也没有变坏。
不过这一罐子的辣椒肉酱和一袋子的土豆煎饼他们都舍不得太快吃完,害怕万一在外头的时间耽搁得太久没得吃了那就受不了了。
荣军心满意足的把搪瓷缸里的酸辣汤也给喝得干干净净的,“有华婶婶做的辣椒肉酱可真好吃啊!”
“明天咱们在火车上也吃酸辣粉吧?今晚咱们先把红薯粉泡好,明天去了火车上用热水过一遍水,再放调料也好吃得很呢!”这一顿晚饭吃完了荣军又兴致勃勃的安排起明天的来了。
叶有华正从锅里勺热水用来刷碗,听了这话手里的动作就顿了顿,“那就用今天煮过的水泡吧,咱们洗缸子省着点用。”
“对啊,那就不用去跟招待所买水了。”省钱荣军也是在行的,能省一份买水钱也不赖嘛。
听说以前住招待所是供水的,可惜最近几年缺水缺的很,用水还需要额外出钱买一份,荣军最是舍不得出钱了。
因为荣军是知道的,除了火车票、住宿费、换粮票这些钱有华叔会跟大队部报账,其他的都是有华叔垫钱的,荣军说服不了有华叔,也只能想方设法的替有华叔省一省了。
果然刷完缸子荣军就自告奋勇的领着荣亮几个来泡红薯粉以及收拾行李。
叶有华也就交由他们去做了,他跟蔡克敌约了时间见面,得去招待所一楼等着。
招待所一楼除了有桌凳可以免费使用,也可以跟柜台那边的窗口买餐,他视力好,之前就看过窗口的价格表,都不便宜,此时今天中午在那家街边饭店吃的还要贵。
叶有华在窗口要了一壶茶和一盘鸡蛋糕,又要了个纸袋子准备到时候给蔡克敌打包回去。
叶有华也没有等多久,蔡克敌就走了进来,“有华兄弟,等久了吧。”
“刚下来,兄长喝杯茶先。”叶有华倒好茶双手递了过去。
蔡克敌连忙双手接过茶杯,稍稍润了润唇,就从口袋里拿出来一本笔记本翻开来,“可算找到了,你抄一下,这个是申沪那边静安寺附近的李科长,这个是是京都西直门那边的苏科长。”
“这两位都是在火车上认识的,也未必还记得我,你尝试报一报我的名字试试,行不行的先看。”等叶有华把地址抄下来蔡克敌又把自己所知道的有关于申沪和京都的一些事情告诉了叶有华。
叶有华听得认真,一边还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下来的有什么不记得的也好查一查。
蔡克敌对于这两个大城市也就是曾经出差去过一两次,要说熟悉那自然是没有的,出差都是有事情要办的,有时候赶得急不定一天都没得时间停留,要说去溜达溜达那却是没有这个时间的。
便是要带份什么特别回来那也是问了当地人买了回来的,真要把这两个大城市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来却是未必了。
就是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他能知道也不过是机缘巧合,并不是自己这边有什么了不得的关系。
就这些叶有华已经很是感激了,别说有两个联络方式他就算是不能找上人家门里去推货,但至少有份能说得出来的搭得上话的来由。
更何况蔡克敌还告诉了他这么多有关于这两个城市和一些事情,大城市不同于小县城,几乎是每隔一个段距离就会有一家供销社,而且很多的供销社都会比楚南县城的供销大楼还要大一些。
沈市市区的供销大楼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