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这么长,临王的脑子有点不够使,只好放下被剧情勾起的好奇心。
宁姝见他孩子心性,却真心疼妹妹,她压低声音,说:“还有,二哥,你刚刚说的那些话,不能再说给别人知道。”
临王说:“我明白,母妃也嘱咐了,我也只同你说。”
宁姝强调:“加税的话也不能说。”
临王挠头:“为什么,江南那么有钱……”
见他还是没搞懂,宁姝干脆咬着牙:“你若想让起义军打到皇宫,大可到处去说。”
起义!临王猛地一愣,立刻拍自己的嘴:“不说了不说了,说了又没什么好事。”
宁姝不怕临王口风不紧,他这小脑瓜子,也就靠口风紧,才没惹得皇帝厌恶,才能在皇宫活下来。
末了,临王眼睛滴溜溜转,又问:“怎没见紫玉啊?”
宁姝:“我让她离开长安,出去做事了。”
临王“啊”了声:“她不在?我刚还捎她进门呢,她说她回来得慢了点,你马车没等她先到西郊了。”
宁姝疑惑:“那她现在人在哪里?”
临王摇头:“估计在做事。”
原主惯用的紫玉,可终于回来,但,为什么是这个节骨眼?宁姝在脑中搜索一番她让紫玉办的事,无果,便撑着下颌,观察下首聚得越来越多的官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她那个世界,据说唐朝到晚唐时期,百姓依然认为自己是盛唐,大唐无双。
所谓晚唐,是后世给划分的。
人在一个时代,必定被时代拘束视角。
大周不若表面繁华,更甚者,如果子嗣皆如此,皇帝又病体缠身,军权旁落……
她思考问题,自然没有留意到,大殿柱子后,一双漆黑描金短靴,从阴影里离开。
打从一开始,尉迟序就在那,他并非刻意躲在那里当柱后君子,只是,恰好他来到之时,宁姝出于警惕,总往后看,他又不想暴露自己听到前情,只能一直干站着,这一站,该听的不该听的,都入耳了。
如今宁姝放松警惕,尉迟序绕了一道,从大殿另一边入座,宫女迎上,为他倒酒。
耳中听着酒水淅淅沥沥之声,他不着痕迹地盯着宁姝,若有所思。
宁姝大喇喇瞧回去,却看尉迟序端起酒杯,对她示意一下,他俊逸的面上毫无表情,这个动作也很寻常,宁姝对面,其余臣子就有起来朝她行礼的,但以前,尉迟序可从没做过这种事,他一向最瞧不起原主。
乖乖,大将军今天怎么了。
没等她想好,只看一个身着浅紫衣裳的侍女,提这裙子匆匆走来,对宁姝笑嘻嘻道:“殿下。”
那一瞬,宁姝才对“紫玉”这个人,有具象的认知。
紫玉,从小跟着原主,行事机敏,脑子灵活,是处理事情的一把好手,每次原主要搞事,或者闯祸后,都得派紫玉去解决,前阵子要不是紫玉不在,原主当街抢人的行为,在紫玉的谋划下,应该会更加合理。
真正意义上的心腹。
宁姝收回打量目光,刚挂起笑容,紫玉就略带点兴奋:“事成了!”
宁姝:“?”
事?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