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一个隐士的前半生 > 第九十一章 关中行记三(第2页)

第九十一章 关中行记三(第2页)

为不引起他们的多心,我决定开车。他们在车上大谈今天的感受,以天桥的景象为多。他们不知道那个音乐,也不知道那个紫光,更不知道那种遥望神仙的感觉,我不说,是因为说不出来,也怕说过,它就不在了。如此珍贵的东西,它只会在意识深处停留,不能诉诸语言。

下午到碑林,回到历史,回到文化。

碑林原来是西安市博物馆所在地,现在博物馆虽然搬迁到小雁塔附近了,但碑林的价值一点也没减少。

一进门,就受到了震撼。迎面碑亭,是唐太宗撰文,颜真卿亲笔书写的《圣教序》,这是书法圣手之杰作,这是一代明君的著名文章,赞颂了佛教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中国书法史、政治史、宗教史上最著名的杰作了。

颜体是中国书法中最为方正古朴的字体,大气风骨,大唐气象,均体现在一笔一画的文字中。

唐代的宗教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也是大气的表现。比如,当时,西域传来的拜火教,在长安也有活动。当然唐代也是科举兴盛的时代,儒家也占据了政治上的话语权。佛教产生了玄奘这样空前绝后的人、一行这样学贯百家的人,但是道教也有其代表的人物。董老师留给我的《推背图》就产生于唐代,李淳风和袁开罡就是著名的道家人物。当然,韩愈无意中,成为儒释道三家的纠结点,估计他自己也没有想到。

从中国传统文化上来看,这三家影响力最大。但三教能否融合,在唐代是经历了漫长的斗争的。唐初,皇帝因为自己姓李,本来有鲜卑血统,为表明正统,号称是老子西出函谷关后生下的后裔,老子是道教的太上老君,所以,暂定道教为国教。但儒家在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仍然不可动摇,因其社会基础的庞大和人文传承的洪流。佛教的兴盛,与玄奘有极大的关系,也有平衡宗教的意图。

在唐代,也曾经发生过佛道合流的呼声,式微的道教也想搭上佛教的东风,但玄奘撰文严厉驳斥,保护了佛教的纯洁性。但在民间,企图合流的愿望仍然存在,比如,有人把观音菩萨叫做慈航道人,就是这种体现。佛教的开悟得法,民间也叫高僧得道,一直到《红楼梦》所描写的,一道一僧结伴而来,更是体现了民间这种合流的心态。其实,在恒山悬空寺,三教合一,就体现在一个寺庙中了,这也许是民间愿望在宗教上的集中反映吧。

再往里走,小池的解说越来越细致。李白的字,韩愈的诗,目不暇接。这是中华文化的宝库,也是历史的见证,在这些日渐风化的石头上,透过玻璃罩子,仍然能够看到鲜活的伟大的灵魂,仍然看到探索厚重的力量。

在门口,我们看见了一些有凸凹感的字贴,按小池的说法,这些是从碑林石碑上硬拓下来的,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非常珍贵,因为它不仅显示了笔锋的利钝,而且还显示了雕刻的深浅,我也不太懂,但她和高妍都分别买了几本。我问思远道:“这是她第一次买传统的东西吧?”

思远点点头,说了一句笑话:“她被小池忽悠上道了。”

我也笑了笑,问高妍:“你买这该不会是要练习书法吧?”

“去!我毛笔都拿不稳,这是送给我爸爸的,估计他喜欢。”

就在城墙根下,我们决定再去听一次秦腔。先上城墙,没有听到,于是又下来,沿城墙根走。走了一段发现,那天我们来过,也是那个听到秦腔的位置,但没有人在,我们失望而归。

高妍感叹:“这么好的东西,说没就没了?”

“不会,它既然能够流传几百年,不会这么快就断的。”我安慰到:“总有一个机会,它又会再出来,它会让更多人听到,也许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因为,经过历史沉淀和岁月打磨的精品,美是无法被时尚掩盖的,况且它还集中了人们如此浓烈的情感。”

回到宾馆,我们又来到了钟楼之上,在这里,看那笔直的道路伸出城墙,看那滚滚的车流在楼下盘旋,我真想大喝一声,像感人那样感慨,但是又有谁能够听见呢?

这是个古城,尽管现代的工业文明已经无处不在,包括这些貌似现代的人;这是个都城,尽管它现在与政治无关与权力无关。

不管你走到哪里,汉唐的记忆不灭,咸阳和长安的记忆不灭,这就是中国人。不管你承不承认,看秦陵吧,那兵马俑还在,它是用真人的模样塑造的,它的原形是当时真正的战士,只要你是中国人血统,你会找到与你长相极为相似的兵俑,也许,那就是我们的祖先?它们在那里看着我们,我们走到哪里,它都是永远的守护神。

看看乾陵吧,虽然胡人像没了头,但它所表示的大唐的光荣,仍然在哪里。这一点,从高妍身上体现了出来。她出国学习时,见到最为繁华最为现代的东西,差不多都打灭了她骨子里的骄傲,差不多都让她对自己的母语不太自信。但她到了西安,居然骄傲地念起古诗,居然主动地买下字贴,我知道,不管她曾经多么地不自信,但秦腔依然能够打动她,文化依然能够震撼她,历史依然能够给予她对这片国土的自信。这是一个创造了光辉的荣耀的国土,这是一个具有深厚传承的国土,这是一个包容希望的国土,也是一个饱受挫折的国土。看吧,这关中平原,这秦岭,这终南,人们耕作它、外敌蹂躏它、烈马践踏它、战火焚烧它,它仍然长青草仍然出麦穗仍然有骄傲的松飘逸的云,它不说话,它只是守护,守护地下的祖先长眠,守护地上的后辈存活。它不说话,它只是生长,生长万物滋养后人,生长思念激励中华。它顽强地存在,一如它厚实的黄土,暴雨冲刷不走它的颜色;它骄傲地存在,只要有人想起往事,它就象一本精彩的打开的书。

对它的理解,要像妍子那样,不带偏见和知识,只需要被感动,象一个孩子碰到久违的母亲。对它的理解,也许我也有所收获,只需要在无意间感受,在遥望终南时,听到音乐看到仙山。

张思远像个看客,与已无关的心态没有代入感,当然,他此时的心情只在高妍身上,没有多余的精力注意这城墙这土地这秦腔。

小池的方式就对了吗?我觉得不对,她在印证她的知识,她在表达书本的描述,她也许思考过,但她感受过吗?像个孩子一样,对,到了这片土地,你就得像个孩子一样,匍匐于地,听听自己心跳在黄土上的回声,最少,也得靠近城墙,听到曾经的嘶吼和马鸣。

我不太懂得秦皇汉武的所谓伟业,但我知道,汉子这个词产生于武帝,这是匈奴对我们的尊称。我不太懂得太宗皇帝的盛世,但我知道那时有玄奘有一行,当然还有袁天罡和李淳风,还我流传至今的董老师视作珍宝的、我将一生学习的《推背图》。

在这里,我们的所掌握的知识,都显得渺小和可笑,在它面前,我们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让知识蒙蔽了双眼,失去了感受的能力。

老子说:专气到柔,能婴儿乎?

用柔弱的心态,一心一意去听,去感受它的温度,去感受它的奶香,像一个婴儿,感受到母亲的到来一样。

我觉得我今天的心情有了莫名的变化,那个中年的吹口琴的妇人,是一个使者,她用音乐牵动了我生命的两端,一端连着我的童年,让我回忆起了童年时最快乐的时光,最依赖的人。一端连着我的想象,在看到紫光的刹那,在拥有集仙山视角的那一刹那,我整个人都处在一种貌似虚无却又真实的激动中。

像妍子一样,我们得到了感受。而他们呢?虽然看尽了长安花,但有春风得意的体会吗?

一股暗香传来,接着是体温,小池拥过来了,挽住我的胳膊,说到:“庄哥,你好象有点懵?”

“我是懵了,我不知道,原来学过的历史读过的读书,都是真的,今天我来到了它们发生的地方,甚至我许多的想象,也是真的,今天我感受到某种不一样。”

“庄哥,你说话,押韵了呢,是要作诗吗?”

“我作不出来诗,因为语言当然不能形容这块土地的伟大,即使形容我此时的心情,也比较勉强。”

“我也觉得好像做梦一样,原来有一首摇滚叫《梦回唐朝》,我仿佛也进入了那种情境。”

“你是说摇滚,亏你想得出来,这么沉默的土地,这么深沉的积淀,你在说摇滚?”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是啥脑回路?

“难道不可以吗?你听这车流的声音,以曾经的秦腔为背景,你住于两楼之中间,想象钟鼓的合鸣,即使你没这样想过,那么,昨天晚上呢?是谁在摇、谁在滚?”

她的声音越说越细,我掐了她一下,因为我看到妍子他俩过来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