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
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夭。(《荀子&iddot;天论》)
天就是恒星运转、日月照耀、四时变化、阴阳风雨、万物生成。这种天,也就
是运动着的物质自然界。
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什么呢?街子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
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iddot;王制》)
荀子这里把自然界分为五个层次:&ldo;最为天下贵&rdo;的最高层次是有气、有生、
有知、有道德观念的人;第二层次是有气、有生、有知而无道德观念的禽兽;第三
层次是有气、有生而无知、无道德观念的草木,即植物;第四层次是有气而无生、
无知、无道德观念的水火,即无机物;第五层次也即最基本的层次是构成所有这一
切的物质元素‐‐无生、无知、无道德观念的气。这样,荀子就把无机界同有机界、
人类同自然界的物类在&ldo;气&rdo;这个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荀子不仅以&ldo;气&rdo;为万物的本源,而且还对形神关系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
说:
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
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
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荀子&iddot;天论》)
&ldo;天官&rdo;、&ldo;天君&rdo;这些自然形成的形体、器官,是人类精神泛动的物质基础。&ldo;形
具而神生&rdo;,先有了这些物质的形体,然后才产生了精神活动。这样,就揭示了精神
对形体的依赖关系。这是先秦时代关于形神关系最卓越、最深刻的理论成果,是荀子
对古代形神观的重大贡献。
荀子还进一步揭示了宇宙运动变化的原因:&ldo;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
起&rdo;(《荀子&iddot;礼论》)。这是说天气和地气相结合,产生万物;阴阳二气的接合
和交互,引起了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这是从气本源说出发,从事物自身的矛盾来揭
示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ldo;天&rdo;的物质性,排除了主宰之&ldo;天&rdo;的
存在。
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那么,自然界有没有它固有的必然规律呢?荀子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