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篇耳。&rdo;蒋祖恰也人为&ldo;王充《养性》、《政务》、《讥俗》三书,至今均已
亡佚,虽则它们的基本观点在今本《论衡》中可以探知,但今本《论衡》实未包括
上述三种著作。&rdo;
我们认为,同一作者,不同著作的内容互相渗透,是常有的事,因此我们往往
可从现存著作中窥知其佚书的内容。但是,我们却不能就此得出佚书的篇章就已包
括在今存著作之中的结论。王充的著作也有这种情况。固然今本《论衡》保留了一
些《讥俗》、《政务》、《养性》、《大儒论》等书的某些内容,但我们不能说今
本《论衡》就包括了诸书的全部篇目,更没有充足理由说是诸书的改编。首先,
《论衡》与《讥俗》、《政务》、《养性》等书是各自独立的专书,王充在不少章
节常常将《论衡》与诸书对举:
《自纪篇》曰:
充既疾俗情,作《讥俗》之书;又闵人君之政……故作《政务》之书;又伤俗
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
以此见《讥俗》、《政务》、《论衡》相次而作,本为三书。又《对作篇》曰:
其《政务》言治民之道;《论衡》诸篇,实俗间之凡人所见,与彼无以异也。
《政务》与《论衡》对举,内容也各自不同。又《自纪篇》:
《讥俗》之书,欲悟俗人,故形露其旨,为分别之文,《论衡》之书,何为复
然?
《讥俗》与《论衡》对举,并通过问难者的口,两相比较其风格。
致于《养性》之书,《自纪篇》明明叙在充晚年穷居老病时所作,更在诸书之
后,不可与《论衡》之书相混同。由此可见,《讥俗》、《政务》、《论衡》、
《养性》各自为书,不相杂厕。即或诸书有的内容经王充晚年改定,收入了《论衡》
定本之中,其改动也是非常之大的,不能简单地视为同书的改隶。如世以为《备之》、
《禁酒》是《政务》中的两篇,《节义》是《讥俗》中的一篇,《养气》是《养性》
中的一篇,都不见于今本《论衡》之中,即是明证。
今本《论衡》中有不少讥时俗、言政事的内容(尽管没有说节义,讲治道),
如果说是《讥俗》、《政务》之书的改隶还差可成立的话,那么《养性》之书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