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亡而国亦随之,可谓妙语。公安竟陵本非一派,却一起混骂,有缠夹二先
生之风,至于先后说话不一致还在其次,似乎倒是小事了。朱竹垞本非低能
人,何以如此愦愦?岂非由于性灵云云易触喜怒耶。李越缦称其成见未融,
似犹存厚道。中国文人本无是非,翻覆褒贬随其所欲,反正不患无辞,朱不
过其一耳。后来袁子才提倡性灵,大遭诃骂,反对派的成绩如何,大家也记
不起来了。性灵被骂于今已是三次,这虽然与不佞无关,不过因为见闻多故
而记忆真,盖在今日此已成为《文料触机》中物,有志作时文者无不取用,
殆犹从前做策论之骂管仲焉。在一切都讲正宗道统的时候,汩没性灵当然是
最可崇尚的事,如袁君所说,殆是气运使然。我又相信文艺盛衰于世道升降
了无关系,所以漠然视之。但就个人的意见来说,则我当然造成王君的话,
觉得一个人应该伸纸濡毫要写就写,不要写就不写,大不可必桎梏而默写圣
经耳。(廿五年二月)
□1936年
3月刊《宇宙风》12期,署名知堂
□收入《风雨谈》
王湘客书牍
今日从旧书店买了一册尺牍残本,只有四十六叶,才及原书八分之三,
却是用开花纸印的,所以破了一点钞买了回来。书是后半册,只板心题曰《王
湘客书牍》,卷尾又云《薄游书牍》,看内容是明临沂王若之所著,自崇祯
九年丙子至乙酉,按年编排,共存书牍六十四首,其甲申年三首中有一书完
全铲去,连题目共留空白七行,此外说及虏胡等处亦均空白,盖板刻于清初
而稍后印者欤。编年干支照例低一格写、乙酉上则尚有二字,今已铲去,小
注云:&ldo;年五十三岁,在南守制,值国大变,(缺四字)弃家而隐。&rdo;所列
三书皆可抄,《寄张藐山冢宰》云:
客冬襄垣叩谒,方知移寓宛陵,向绝鱼鸿,起居应善。自凤麟去国,
枭獍当朝,倾覆沦亡,一旦至此。(缺十字)不孝即日弃家,再远匿矣。
夜行昼伏,背负衰慈,锋镝荆榛,途欺仆叛,万千毒苦,始抵湖阳,哀
此茕茕,寄栖何所。思近堂翁僦屋安顿,倘蒙委曲,深感幈幪。
《答友人》云:
不孝忝为士夫,虽不在位,莫效匡扶,正惟草莽之中,当勖从一之
节,一心坚定,百折何辞,至于身家,久付之敝屣矣。劝言若爱,实未
敢闻,口占附呈,此血墨也。乙酉仲夏书。(此五字低一格小字,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