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写的《孙子兵法概论》?又是谁将这本书推荐给了美国的军事指挥机关?美国人读得懂吗?它对海湾战争有用吗?
谁能想到,海湾战场美军陆战队军
官中会流传一个老共产党人著作。
正当海湾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有人向中国的有关部门传来了一条消息‐‐海湾美军陆战队中正流传着一本《孙子兵法》。
这消息引起了军事学术界的关注,也让各国的军事指挥机关感到惊奇‐‐
是谁把《孙子兵法》翻译到了美国?又是谁将这本书推荐给了美国的军事指挥机关?美国人读得懂吗?它对海湾战争有用吗?
经过一番周折,有人找到了流传在美军中的《孙子兵法》。‐‐这不是2000年前的《孙子兵法》,而是后人所写的《孙子兵法概论》。重视知识产权的美国人在书的封面上印着一个中国人的名字‐‐陶汉章。
陶汉章是何许人也?
笔者在京郊的红山口找到了这位老将军。他原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副院长。
他已经八十高龄,但仍然神采奕奕。一副很是秀气的眼镜使他显得更加斯文,也使他显提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
在他那简朴的客厅里,我们的话题就从这本书开始了。
&ldo;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孙子兵法并写出这本概论的?&rdo;
陶汉章将军指指桌上的刘伯承的照片,话题就从这位开国元帅说起了:
&ldo;应该说,这本书有他的心血。&rdo;陶汉章说,&ldo;还是50年代的时候,刘帅在南京军事学院当院长,我在那里当搞教学。有一天刘帅对我说,现在讲战役学,都是苏联的东西,学员反映听不懂,你能不能讲一讲孙子兵法?&rdo;
陶汉章说:&ldo;《孙子兵法》虽然早就读过,可是要讲课……&rdo;
见他面有难色,刘帅说:&ldo;你再系统地读一读,我们找个时间再研究一次。&rdo;
没有过几天,刘伯承就通知陶汉章把战役系上课的教员和有关人员找来开会。
刘帅主持召开了研究孙子兵法的座谈会。他首先发言:&ldo;孙子兵法十三篇,实际上是一本散文,其中有不少雷同和重复的地方,我看是否可以分为六个问题来讲。这六个问题是:智谋、兵势、奇兵和正兵、虚和实、用兵的主动性和灵活性。&rdo;
刘帅一番话,使陶汉章很受启发,也就成了后来他写《孙子兵法概论》的基本框架。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这本书终于在1985年出版了,在以后五年的时间里,共印了五次,发行十几万册,在当时的军事学术界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ldo;孙子兵法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对世界军事学术的贡献,出版后不久,就受到了国外的注意。&rdo;陶汉章将军很有几分得意地说。
一位在联合国工作的中国官员把它译成了英文,在美国纽约的史特林公司出版。也许是出版业的不景气,也许是美国人的偏见,出版后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
海湾战争爆发前,有人向美国国防部推荐,他们购买一百本书,发给参战的高级将领。紧接着,美国军事书籍俱乐部和星条旗出版社,又购了一批书,推荐给美国海军陆战队……于是,这本书就在那里流行了起来。
陶汉章也因此而名声大震。
美国国会高级顾问布尔基斯金给陶汉章的信中说:&ldo;我读了你的书,不仅我一个人受益,我相信所有读了这本书的人都会受益。&rdo;
美国亚拉巴马州的州务卿派员专门找到了在广州休息陶汉章,授予他亚拉巴马州荣誉州务卿的称号。
那天我们的话题几乎都和书有关,而将军的几本书也都很有传奇经历。
陶汉章的第一本&ldo;著作&rdo;竟是用花花绿绿的纸写成
从江西进贤县一个小山村走出来的陶汉章没有什么更特别的经历。十几岁时,他投奔自己的姑父,到冯玉祥创办的&ldo;西北军官学校&rdo;读书。
1933年,陶汉章参加了吉鸿昌领导的抗日同盟军,因反蒋失败,军人各奔东西,他听说老家江西有红军,就回到了南昌。
当时,国内的情况十分复杂,他刚刚到南昌,就听说进贤县的国民党党部传他,说他是反蒋分子……
所以他只能在南昌待着,有一天,陶汉章翻报纸,看到上面说在新余县有共匪活动,就决定到那里去找一找。
于是就有了他参加红军的曲折经历。他有一个侄子在新余县当副县长,听说他从抗日前线回来,就请他到新余县作报告。在那里,他住了三天,听侄子的佣人讲,江那边就是红军,这里是一半红一半白。于是,陶汉章想方设法坐上了回城的一艘小船。
当船行至罗坊镇时,陶汉章对船老板说:&ldo;这里有我的一个同学,我要去看看。如果等到十二点不见我回来,你就可以走了。&rdo;
上了岸,陶汉章一路向南走,问了几个人,人家警惕性都很高,都说不知道红军在哪里。又饿又累时,前面来了个老人,陶汉章问他:&ldo;能不能带我去找红军?&rdo;老人打量了半天,说:&ldo;你先在这里歇会儿,我给你找找看。&rdo;
不一会儿,来了一个穿黑衣服的中年人。他问陶汉章:&ldo;你为什么要找红军?&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