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是!&rdo;他把腰挺一挺,身子凑前些,聚精会神地听着。
&ldo;我先请问,你老哥预备哪一天接事?&rdo;
&ldo;要请大人吩咐。&rdo;
&ldo;总是越快越好!&rdo;麟桂喊道:&ldo;来啊!&rdo;
唤来听差,叫取皇历来翻了翻,第三天就是宜于上任的黄道吉日,决定就在这天接事。
&ldo;再有一件事要请问,你老哥&lso;夹袋&rso;里有几个人?&rdo;
王有龄一个&ldo;班底&rdo;也没有,如果是放了州县缺,还要找俞师爷去找人,海运局的情形不知如何?一时无法作答。就在这踌躇之间,忽然想到了一个人,必须替他留个位置。
&ldo;只有一个人,姓胡,人极能干。就不知他肯不肯来?&rdo;
&ldo;既然如此,海运局里的旧人,请老哥尽力维持。&rdo;
原来如此!麟藩台是怕他一接事,自己有批人要安插,所以预先招呼。
王有龄觉得这位藩台倒是老实人,&ldo;我听大人的吩咐。&rdo;他又安了个伏笔,&ldo;倘或抚台有人交下来,那时再来回禀大人,商量安置的办法。&rdo;
&ldo;好,好!&rdo;麟桂接着便谈到海运,&ldo;江浙漕米改为海运,由新近调补的江苏藩司倪良耀总办。这位仁兄,你要当心他!&rdo;
&ldo;噢!&rdo;这是要紧地方,王有龄特为加了几分注意。
&ldo;亏得我们抚台圣眷隆,靠山硬,不然真叫他给坑了!&rdo;
原来倪良耀才具有限,总办江浙海运,不甚顺利,朝廷严旨催促,倪良耀便把责任推到浙江,说浙江的新漕才到了六万余石。其实已有三十几万石
运到上海,黄宗汉据实奏复,因而有上谕切责倪良耀。
&ldo;有这个过节儿在那里,事情便难办了。倪良耀随时会找毛病,你要当心。此其一。&rdo;
&ldo;是。&rdo;王有龄问道:&ldo;请示其二。&rdo;
&ldo;二呢,我们浙江有些地方也很难弄。尤其是湖州府,地方士绅把持,大户欠粮的极多。今年新漕,奉旨提前启运,限期上越发紧迫。前任知府,误漕撤任,我现在在想……&rdo;
麟桂忽然不说下去了。这是什么意思呢?王有龄心里思量:莫非要委署湖州府?这也不对啊!州县班子尚未署过实缺,何能平白开擢?也许是委署湖州府属的哪一县。果真如此,就太妙了!湖州府属七县,漕米最多的乌程。
归安、德清三县。此三县富庶有名,一补就先补上一等大县,干个两三年,上头有人照应,升知府就有望了。
&ldo;总而言之一句话,外面一个倪良耀,里面一个湖州府,把这两外对付得好,事情就容易了。其余的,等你接了事再说吧!&rdo;麟桂说到这里端茶碗送客。
出了藩台衙门,随即到抚署谒见。刘二非常亲热地道了喜,接着便说,&ldo;上头正邀了&lso;杭嘉湖&rso;、&lso;宁绍台&rso;两位道台在谈公事,只怕没有工夫见王大老爷。我先去跑一趟看。&rdo;
果然,黄宗汉正邀了两个&ldo;兵备道&rdo;在谈出省堵敌的公事,无暇接见,但叫刘二传下话来:接事以后,好好整顿,不必有所瞻顾。又说,等稍为空一空,会来邀他上院,详谈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