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降落,空气里带了海风的湿咸。
刚上大学时,同学听说她在海边长大,都十分羡慕。可她只记得,家里的墙壁年年返潮,头发怎么洗都好像带着盐粒儿——她也不是不喜欢海,只是憎屋及乌。
“祝你商谈顺利,马到成功。”
“你去哪?我送你。”
姚牧羊笑了:“这里可是慈城,我不尽地主之谊就罢了,哪有反叫你送我的道理?”
池遂宁没有坚持:“那你自便吧,但是要让陈医生跟着。”
“哦。”
“那是陈医生的专车,去吧。”
“啊?”
陈医生挽上她的胳膊,带她上了车,边走边感叹:“池总真是大忙人,陪你回娘家还要谈生意。”
姚牧羊笑笑:“他的日程是早就定好的,我来慈城是今天一时兴起,顺路而已。”
陈医生一脸疑惑:“不对呀,池总周一就联系了我们医院,说要安排一位随行医生今天出差。”
“周一?”
周一的前一天夜里,她就着阳台的朦胧月色,告诉他自己的老家刚巧在慈城。
养老院临着海,院里有几棵高大的香樟树,洒下片片浓阴。
姚牧羊在前台登了记,问道:“最近有人来探访她么?”
护工拿出访客记录,一整排密密麻麻的潦草签名,都是赵小山。她每隔几天就要来一次,有时甚至一天来两次,最后一次是两周前,她离开慈城的那天。
护工一脸为难:“姚小姐,其实我们希望您劝劝您母亲,不要带着情绪来。她来得比谁都勤快,但每次来都和老太太吵架,其实老太太已经记不得人了,能和她吵出什么来呢?这里的老人都需要静养,如果她总这样,我们就不敢让她进门了。”
“我会和她说的,辛苦你们了。”
姚牧羊合上记录本,心情复杂。赵小山撒泼的功力她是知道的,以前她每次回家,也总是对外婆又哭又闹。外婆性子温和,总是敛了眉目不说话,等她发泄完,再给她倒一杯水。
后来,外婆的记性越来越差,经常忘了炉上的烧的水,锅里烧的菜,甚至回家的路。高二那年,赵小山回家过年,外婆在门口看了她半天,问姚牧羊那人是谁。
那天赵小山摔了家里所有能摔的东西,质问她凭什么最先忘了自己。但没用多久,纠结这些就没了意义,因为她渐渐忘了外孙女、早逝的丈夫以及她自己。
外婆正在树下纳凉,衣服和头发都很整齐,目光平静。
姚牧羊想,或许都忘记了也好。她亲眼见过她逐渐忘记的痛苦,无论写多少纸条留多少录音都无济于事,每天醒来,自己的世界就又缺失了一部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