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开始暗中联系老臣们。
陆贵妃无动于衷,她在为自己谋划。皇后的打算,对她来说却未必是好的。
她不想自己以先皇妃子的身份到帝陵寡居至死,也不想将自己的孩子拱手相让,成为皇后独揽大权的工具。
而且一个长居宫中淡然处事的女人和一个早有预谋的王爷相比,她不认为皇后能斗得过殷禾渊。
尤其是,当赵婕妤生产那天大小都没保住时,陆贵妃心里便有了自己的算计。
人在东宫,大小都保不住,会有这么巧的事吗?她宁可相信是殷禾渊暗中做了手脚。
她需要尽快做出选择,否则赵婕妤的下场就是她的。
在一个初春阳光明媚的午后,刚刚结束议事的代理皇上,经过御花园莲池时,看到他曾心心念念的人独自坐在池边。
阳光从她侧面照过来,与她十六岁那年初进宫时,一样美好。
她转过头,目光流盼,神色哀思,为刚刚逝去的婕妤难过。
皇兄的孩子没了,他当然也是难过的。遣退下人,他走过去,单手扶起皇妃。
&ldo;贵妃有孕在身,不必行礼。&rdo;
只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她便清晰地传达了自己的意思‐‐弱小女子,寻求庇护。
她的脸就是武器,这把武器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他心里划下了口子。
不过是一个柔弱的女子,母家也不强,再说,也许她腹中只是一个公主呢。
殷禾渊接受了她的诚意。
就这样,陆贵妃冷眼看着皇后一败涂地,最后关头,她甚至为皇后求了一回情,让她不必死的太过难看。
&ldo;曾在宫中做姐妹,看她落得如此下场……虽是错在她,妾到底心中不忍。&rdo;
殷禾渊无奈:&ldo;你呀,就是心软。&rdo;
他的眼神似有若无地扫过她日渐隆起的腹部。
满朝文武都在等她的这个孩子,虽然很多人心中已经认定陆贵妃必定生不出儿子。
她需要一个帮手。
她的两个师兄的确对她死心塌地,但却未必能对她的孩子好。
她的孩子是真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筹码。懂得如何利用这个筹码的人,才会真正保她孩子平安。
放眼京中,有可能需要这个孩子的,只有肃王府。
随着产期临近,她越来越难过,食不下咽,夜不安寝,便提出希望姐姐能进宫陪伴。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很快,肃王妃就进宫了,带着当时只有十岁的小世子殷祺。
那个孩子的眼睛黑白分明,瞅着她时甚至带了一丝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