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走进唐朝读后感500字左右怎么写 > 894 第894章 融合政策(第1页)

894 第894章 融合政策(第1页)

事情果真与敬翔想的差不多,李烨通过万成的案件,将所有的涉案官吏全部的免职或者降职,并在“邸报”中刊登了案件的全部审理过程,很快在《辽东半岛周报》第三期、第四期上都连续刊登了更加详细的案件整个过程。

李烨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清理官场中的徇私舞弊的官吏,竖立清正廉明的辽东半岛官吏和官场形象。二是通过这件案件,向百姓传达一个信号,也表达了李烨对于官场上不作为官吏的愤怒。案件一共涉及了一百多人,从街上的警察,一直到受理这个案子的官吏,只要曾经接触过这件案件的官吏,不管是谁,只要隐瞒不报全部打包袱滚蛋。

至于这些人是不是玩忽职守,是不是要追究其他罪责,李烨不想管也不想插手,全部交给监察部门审理,严格执行了自己当初不插手审判过程的承诺。

这件事情到此才刚刚开始,李烨当初派老人巡察各地情况的巡查组,如今也额外的增加了一项任务,那就是清查各地的案件,发现问题移交监察部门重新审理。同时广开言路,在《辽东半岛周报》上刊登一块专门的冤情版块,只要有冤情者都可以将自己的冤情写成文稿刊登出来,接受百姓的监督。

处理完这些事情,李烨还亲自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辽东半岛周报》上,其用意就是给《辽东半岛周报》定下今后刊登文章的基调,只要不触及到这个底线,《辽东半岛周报》可以刊登任何消息,甚至是民间的一些传闻。

将监察部门独立出来,并没有让敬翔感到有些问题,古代御史部门都有直接上书皇帝的权力,身份清贵超脱,闻风而奏本来就是御史的权力。现在突然间,百姓也可以在《辽东半岛周报》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无形中官员的被监督范围扩大了,有无数双眼睛会盯着官吏的一举一动,没有丝毫的秘密可言。

广开言路没有错,可是这也开的太大了,官吏也快的发现自己的行为受到了来至四面八方的监督,一些专门给别人打抱不平、仗义执言的人很容易赢得百姓的心,这不是邀买人心吗?

敬翔坐不住了,希望李烨能收回监督之权,在敬翔看来,李烨这是在纵容辽东半岛的百姓来告密,当年的女皇武则天就干过这样的事情。

武则天鼓励告密,她曾下诏定策:全国各地只要有告密的,各地长官均不但不得阻拦(即使明知告的是自己)而且还要供给他最好的车马,到驿站时供应他最好的饭菜,一路送到京城,沿途相当于五品官的待遇。到京后,武择重要的召见,如其所述属实或稍微有点儿影子,就会马上升官;如不属实也不怪罪。正所谓不告白不告,况且还可以免费到首都旅行一次呢,故此令一下,告密之风立起,人人自危。

李烨让辽东半岛百姓在《辽东半岛周报》上发表冤情,其结果当然最后也会演变成告密的趋势,这种风气要是助长的话,人人自危不知道什么时候厄运就会落到自己的头上,官吏以后那个还有心事干活啊!

武则天使用酷吏和告密制度,其用意是打击自己的敌对势力,而李烨却不需要,在辽东半岛上李烨拥有着绝对的权威,不需要用这样卑劣的手段打击官吏,既然如此李烨的申冤方式与武则天的告密制度就有着显著的不同。

“敬兄,是不是担心百姓的申冤,会最后演变成告密制度,这点敬兄大可不必担心。首先,申冤制度是给百姓一个上述的权力,当有官吏不受理百姓冤情的时候,百姓才可以将自己的冤情发表在《辽东半岛周报》上,这是一条底线,不是百姓一有冤情就发表在报纸上。其次,某这样做的目的,也是督促各地的官吏积极受理百姓的冤情,并不是针对整个官场的官吏。最后,如果百姓想告官吏,不是空穴来风凭空捏造,谁举报谁举证,辽东半岛不存在闻风奏事的制度,一切事情都要有证据才行。”

李烨在《辽东半岛周报》上也刊登了百姓申冤的条件,没事就想吸引人的眼球是绝对不允许的,就算是监察部门想弹劾那个官吏,也要先收集一定的证据,然后才能进行弹劾,不是监察部门看谁不顺眼就可以弹劾的。

敬翔对李烨重新划分监察部门的权力既支持有反对,支持李烨一切事情都要先拿出证据的做法,不要说风就是雨,官吏也不会整天担心监察部门的指责。反对的李烨什么都要先拿出证据,这可就有些困难了,很多事情很难说的上对错,如果都要有证据,监察部门的工作就很难进行下去,而且调查的时间将会旷日持久。

中国人喜欢错杀三千不放过一个,管你有没有问题,只要你涉及到其中,就先把你订在有错误的位置上,以后再慢慢的研究调查取证,这就是有罪推论的由来。

而李烨的观点则是情愿放过三千绝不冤枉一个好人,增加一点行政成本并没有什么关系,冤枉一个好人也许就毁掉了一个人。同时更为主要的是,宽容的政治环境给百姓和官吏带来的是更大程度的自由,在封建社会中,皇帝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家长,而臣民都是不懂事的孩子,一旦有一天家长不在了,这些孩子都不知道应该做什么,这就是封建社会一直有一个皇帝的根本原因。

李烨不想去做这个家长,社会本来就是多元化的,是无数了家长组成的社会,只要制订一个游戏规则,所有人都可以在这个规则中自由的发挥,所以说乔布斯只能出现在米国,而绝不会出现在中国,这就是中国的悲哀和现状。

敬翔还是有点担心李烨对辽东半岛的控制力,在敬翔看来让百姓随意的去告状、申冤,固然有着不妥当的地方,但是想李烨这样宽容的政策,也同样能纵容一些势力恶意的膨胀。

“郡王殿下,如今辽东半岛少数部落百姓人数也不少,这些人没有经过王化教育,桀骜不驯十分难以管理,如果让他们随心所欲,后果不堪收拾。”

李烨不以为然的摇摇头:“天下没有那个百姓愿意冒着杀头的威胁去造反,如果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谁愿意跟着野心家去造反。你说的那些人是有,不过毕竟是少数一部分,不能因为几个人心怀叵测,就把所有人都当成贼去看待,我们以怀柔政策对待他们,给他们安定的生活,他们要造反做什么”。

以偏概全做法万万不能取,李烨想统治辽东半岛,用高压政策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长期以后就会使人离心离德,最后在李烨不防备的时候,从李烨背后捅上一刀。

“敬兄担心那些归顺的部落酋长会蠢蠢欲动,这完全不必担心,首先他们的部众都被分散到辽东半岛各个地方,原先的部落早已经不存在了,就算有能力将以前的部众纠集起来”,李烨呵呵一笑挥了挥手中的课本道:“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让他们的孩子接受汉人的思想,过上汉人的生活,学习汉人的语言和文字,就算他们的父辈想反,他们的儿女也不会想造反,这就是某的信心所在”。

利用儒家的思想去教育少数部落的下一代,这才是彻底根除造反根源的办法,总是担心少数部落会不会反,却没有考虑过少数部落为什么会反。文化的差异,加上生活方式的不同,汉人和少数部落就好像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不同人,让这两个人有共同语言和想法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让少数部落跟汉人有着同样的想法,对于汉人的思想认可才是消除战争的最好办法。

后世那些小国家,整天吵着、闹着要分裂,为什么,还不是思想的认同出现了认为。米国可以说是民族最多的国家之一,可是每一个米国人都会说自己是米国人,他们的祖先生活在什么地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已经生活在米国这片土地上,跟米国的未来已经产生了深厚的认同感,这些就足够了。

敬翔不知道李烨这种办法到底是对还是错,以前从来没有人去做过,要想让敬翔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前途未知的结果,敬翔并不乐观。

唐代可以说是汉人和胡人融合比较深的一个王朝,但是最后还是不停的受到周边少数部落的侵扰,还爆发了胡人安禄山的叛乱,敬翔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劝说李烨,毕竟现在辽东半岛的形势放在这里,不可能杀光辽东半岛上所有的少数部落,那只有按照李烨的办法试一试,也许李烨的办法真的可行。

李烨对自己的融合政策十分的乐观,因为李烨有着敬翔没有的千年知识,后世经验告诉李烨,只有文化、生活方式、语言这些软实力,才能最终的同化一个民族,让他们彻底融入一个崭新的社会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