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燕王这个封号,李献忠还是比较满意的。
因为辽东也是燕国故地,自古就是传统汉地;燕也能代表辽东,他并没有忘本。
用燕肯定比辽好一些。
另外当初燕王朱棣是谋反上位的,大明终结在自己这个“燕王”手中也算是完成了一个轮回。
这一年多的征伐,他已经提前将可能反对自己的势力消灭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即便是朱由崧禅位,改朝换代,也不至于在全国造成太大的动荡!
如今的大明可谓是千疮百孔,但他却不能停下脚步。
因为西方很快就要进入工业革命了,如果华夏就此停下发展的脚步,那么就会被西方远远甩在后面。
别看这一年各地的士绅藩王、商人贡献出了将近三千万两白银,这恐怕还不够新朝一年的预算!
他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不能再耽误时间了。
如今已经快要12月了,他可不想再拖入弘光三年了。
改朝换代这个事情必要今年完成,明年元月直接使用新朝年号。
新征服的湖广、四川、陕甘等地需要大量的部队留守,用来震慑当地的土司以及蒙古各部。
所以此时跟随他一同回到京师的辽东军也只有3万人了,这批人以后就是中央禁军了。
为了赶时间,李献忠将2万步兵留在了后面,率1万骑兵日夜兼程,提前返回京师!
此时的京师异常忙碌,一方面是临近年关了,原本事情就比较多。
另外李献忠获封燕王后,登基仪式也要提前准备日起来。
好在金冠、龙袍这些早就按照李献忠的尺寸备下了,要现做肯定是来不及的。
当然了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逼迫弘光帝朱由崧禅让。
虽说他们都想当新朝的功臣,但是直接出面逼迫皇帝禅让的人必然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当初华歆逼迫汉献帝禅位,名声可不大好。
于是他们决定先造势。
江南总督洪承畴上奏,说凤阳府的皇陵旁有一颗263年树龄的柏树被雷劈死,在大树劈开的地方居然长出了一颗灵芝。
原本出现灵芝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祥瑞。
但是劈死了大明皇陵旁一颗树龄263年的树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因为大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至弘光二年(公元1631)总共263年。
于是京师传言此乃上天预警,大明263年的国祚将尽,欲立新朝之意!
加上李献忠被封燕王,京师的百姓很快就联想到这是上天暗示要李献忠登基称帝。
原先京师的各大酒肆茶楼都是莫谈国事的,出现这种流言锦衣卫或者五城兵马司,早就出面抓捕妖言惑众之人了。
不过当这个“流言”出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制止。
于是乎这个流言很快就传的满城风雨!
甚至皇宫之中也开始流传起来了。
原本就担心李献忠谋朝篡位的朱由崧更是惊慌失措,茶饭不思,一下子掉了十几斤肉。
此时他能够信任的也只有司礼监秉笔太监常云了。
根据常云的调查,乾清宫的管事太监多尔衮以及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根本就是李献忠的人,朱由崧在宫中的一举一动完全在李献忠的掌控之中。
朱由崧只能借着去太庙祭祖的由头支开多尔衮,同常云秘密商议。
朱由崧焦急的说道:“李献忠刚刚获封燕王,人还没有回到京师,便传出了这么多的流言蜚语,一旦他回到京师恐怕就要谋朝篡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