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商兵看到是黄埔这群学生兵的时候,以为他们终于有机会出一口气了,但是一动手才发现这伙人虽然才四百多,但是竟然有机关枪,而且一个个悍不畏死,战斗力更高。
这可郁闷坏了这群商兵,尤其那些机关枪一个神出鬼没,只要哪里有枪声,就肯定有机关枪的回应。
所以秉承着都是中国人和生命第一的原则,商兵竟然投降了。
也许是平常课上多了,陈庚这家伙竟然像模像样的要给这支队伍的指挥官受降。而陈庚的战利品就是他们指挥官的军刀,一把锋利精巧的军刀。
就在陈庚一味把玩军刀的时候,蒋介石出现了。他披着黑色的大氅,后面跟着黑压压的军队,说不出的威风。
陈庚看到校长来了,赶紧立正,双手把漂亮的军刀奉送到蒋介石面前。蒋介石看到如此精巧的军刀,心里也是说不出的喜欢,但是他仍忘不了军情,所以忙问到刚才那伙溃兵的头头很可能就是陈廉伯,让陈庚带那个家伙上来。
那个头头被带上来了了,但是蒋介石却发现了眼前这个人根本就不是陈廉伯,很是生气的说到,你不是陈廉伯,你是谁?陈廉伯跑哪去了。
听到蒋介石说眼前这个人不是陈廉伯的时候,黄埔的学生都很是伤心,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家伙竟然是冒牌货。
但是他们更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家伙,竟然突然挣脱了学生兵的束缚,一个箭步,冲到蒋介石面前,竟然从蒋介石手里夺过了刀,手起刀落,砍向了蒋介石。
四十章黄埔杨威
就在这千分之一的功夫,陈庚一把抓住那个小头目。接着就是一个扫堂腿,将那个冒牌货干倒在地上。
而此刻蒋介石也在惊悚中清醒过来,意识到如果不是陈庚自己或许早一步成为革命先烈了,所以看向陈庚的眼神中满是感激。
而陈庚的名字一时间也在黄埔声名鹊起,当时黄埔一龙三杰之称。刘源的脑袋,蒋先云的手。贺衷寒的嘴巴,陈庚的腿。
或许现在陈庚还不能做到名副其实,但是不久的将来陈庚将会在东征的路上带着蒋介石狂奔,也算对得起自己的名号了。
而在这次平判过程中,黄埔的表现无疑得到了广州各方面的认可。
19241016,商团副团长陈恭来黄埔向蒋介石乞和,陈廉伯退走香港,宣布下野,自此商团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而正是这次平乱,黄埔正式走入中国那些军阀,革命先辈的视线,黄埔也正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鉴于黄埔这次完美的表现,广州革命政府决定举行表彰大会。而整个活动当然有学生会这个半官方组织来策划。
黄埔的广场上数不清彩旗飘扬着,彩旗上写着一句句革命的口号。
而操场上的革命青年们更是激情四溢。中山先生穿着整齐的中山装,在廖仲恺的陪伴下走上主席台。
老廖,我说什么,刘源这孩子必定成为国之栋梁啊,我们要好好培养他啊。孙中山看到现在主持台的刘源,很是欣慰的说到。
总理说的是,刘源这孩子确实不一般啊。廖仲恺一边摸着呼吸,一边得意的笑着,仿佛刘源就是自己的孩子一般。
同学们,老师们。大战的硝烟刚刚过去,今天的我们有幸活着站在这。我想说我们更多的不是表彰那些表现优异的人,而且给大家一个场合,一个机会。向那些逝去的勇士们学习。他们的事迹无人知晓,但他们的英魂将永存天地。中华民国万岁。三民主义万岁。刘源挥舞着自己的手臂,大声的吼出自己内心的声音。
整个黄埔沸腾了,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挥舞着手臂,尽情的喊着革命的口号。
台下,蒋介石一脸嫉妒的看着刘源,自己如果能和他一样受学生欢迎该多好啊。但谁让自己是校长,校长就要有校长的样子,期盼和学生打成一片是不可能的。
但是刘源毕竟是自己的学生,他表现的越好,自己这个当老师的越是有面子。想到这蒋介石心中的一丝嫉妒也消失了。
中山先生接过了刘源的麦克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同学们,请允许我最后一次这样称呼你们,因为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就将在黄埔毕业出去,在革命的岗位上奉献你们的力量,到那时候,你们就是我孙中山的同志。
我孙中山只能替老百姓们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说罢,便深深的给台下的人鞠了个躬。十月的广州也有了丝丝寒意,在主席台上,这个老人的一躬,显得如此沉重。
总理。底下不止一个人流出自己的眼泪。因为他们看出自己的领袖正在老去,那时候又是谁来领导自己的革命呢?
革命就会有牺牲,有死亡。死去的同志,我们一定要给他们百分之百的敬意,但是活着的人我们也要给他们鼓励。给他们赞扬。因为他们也是勇士,他们之所以活着,是因为他们要替那些死去的人完成心愿,可以说,活着的人的包袱更加沉重。我们要给他们鼓励。同学们,告诉我,你们准备好了吗?总理在那一刻燃烧了,他就像一颗彗星,照亮了整个中国。
时刻准备着,底下的口号,异常的整齐和严肃,这是民族脊梁的声音,他们永远奋斗,永不倒下。
下面,我来宣布表彰名单。陈庚,关麟征,杜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