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邵的目的就是让二皇子和安国公府对上,他在薛夷光那受到的委屈太多,而且安国公因为往日的原因,在朝堂上整日针对他父亲,这让齐国公苦不堪言,安国公势大,又深得景祐帝的圣心,齐国公对付不了安国公,所以只想让二皇子因为薛夷光和安国公对上,这样有二皇子在前面,齐国公府在面对安国公的时候也能有人挡一下。
裴邵觉得二皇子很蠢,但是二皇子虽然蠢,可二皇子有一个他都没有的优点,那就是二皇子会装,比如现在这样礼贤下士的样子,要知道二皇子很看不起寒门学子的,觉得这些人身后没有势力,帮不了自己的大业,但现在二皇子面对一些寒门学子的时候,还能笑脸相迎,这就是二皇子的优势了,这就是二皇子的虚伪。
其实裴邵一直都有些怀疑苏夷玉告诉他的最后是二皇子登基是不是真的,论心计手腕,二皇子样样都不如太子,唯一比太子强的地方就是比太子会装。他有时候想不明白最后景祐帝为何会弃太子选二皇子,这个问题他问过苏夷玉很多遍,但是苏夷玉含糊其辞,答不上来是,说自己只梦到了二皇子登基的场面,其他的不清楚。
不过现在不管怎么说,齐国公府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二皇子是必然,就算是苏夷玉的这个预知是假的,他也要让其变成真的。以现在的朝堂形势来看,若是太子登基,齐国公府别说从此落寞,就连丢官罢爵都有可能。
有太子压着,二皇子自然不敢再做什么出格事情了,更不敢针对薛夷光,所以薛夷光又恢复了平静,再加上薛彦斌之前也一直在薛夷光身边守着自己的堂妹,刚才薛彦斌都上前走到薛夷光身边,刚要开口说话,却被来得太及时的太子打断了,这让薛彦斌心里更加自责,所以之后薛彦斌也顾不上和同科的进士们应酬,只守在薛夷光的身边。
薛夷光对薛彦斌兄长看护自己的态度既无奈又暖心,她劝堂兄不用太关注她,毕竟琼林宴是极好的结交人脉的时候,却被薛彦斌拒绝了,一直都在旁边守着她。
怎么说的,薛夷光在薛家受到的待遇和她前面三十年受到的教育都不一样,在前世,她父母从小培养她独立的性格,后来穿越,她在宣平侯府只能独立,而太子从小队她的教导,也是让她学会坚强,学会一个人处理事情,让她直面困难,而不是躲在别人的羽翼下,这样永远都成长不了。而安国公府不是如此,安国公府将她当作瓷娃娃一样呵护,生怕那哪里磕了碰了,她在外面受到一点委屈,从安国公夫妇到两个堂兄都会帮她找回来,在安国公府她可以做一个被人宠着,被人呵护的小姑娘。
薛夷光自己的性子是偏向独立的,但是每个女孩又都希望自己是被人宠着的。这并不矛盾,只是薛夷光对自己的认知更为清楚,她知道自己以后要走的路很长,不可能一直躲在家人的羽翼下,她必须要独立,有自己的思想,有属于自己的能力,相较于安国公府,太子给她的教导对她的未来更有帮助。
她不是说不喜欢被家人呵护的感觉,这两者之间又不需做取舍,太子的教导能让她在外面应对一切风浪,披荆斩棘,而安国公府就是她在外面累了后,能够放下心来休息的地方,温暖又放松。
赐花后,又行了四盏酒,这场琼林宴才算是结束,因为太子和二皇子的到来,让原本的总裁和两位副主考官存在感低了些,但是作为座师,三人在新科进士中的地位依旧很高。
宴会结束时,座师带着所有人起身相送太子和二皇子,在太子等人走后,薛夷光才和众人散席离开,和三堂兄薛彦斌一起回府。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薛夷光乘着辇车刚出宫门,便看到宫门前停着一个辇轿,辇轿旁站着的人薛夷光也十分熟悉,那是太子的心腹内监陈福,辇轿中的人是谁不言而喻。
果然她便看到太子从辇轿中走出来,来到她的马车旁,对着她道:“永嘉,我们谈谈好吗?”
第149章契合
薛夷光听到太子的话,心中一震,她真的很少见过太子用这样的语气和人说话,若是换作以前,太子想要和她说话,应当只会说:“孤有事和你说,你明日来一趟东宫。”之类的话。
这样的话是陈述的,也是一种命令式的语气。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太子从小就是储君,除了景祐帝外,谁又敢命令太子,就是周皇后在和儿子说话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商量的语气,当然这主要和太子从小到大太有主见有关。
而今日太子的话,却是在征询她的意见,并没有强迫和命令,这让薛夷光觉得很舒心。她虽然对太子有朦胧的好感,但是却始终不知道究竟该接受这份感情,还是放弃,这个时候太子能够愿意和她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对于这个时代的男子来说特别是对于太子这样的储君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很尊重她了。
薛夷光心中还是高兴的,对着太子道:“殿下,明日可以吗?”薛夷光现在的心有些乱,而且现在的天色也不早了,她还是想要给自己留一晚上的时间再思考思考,她不想以后为自己草率的决定后悔。
“自然,现在天色不早了。”太子看着薛夷光答应,不再躲着自己,这对太子来说已经很高兴了,这足以说明小姑娘对自己还是有感情的,这让太子对明天的谈话又多了些信心。
“明日孤在东宫等你。”太子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