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情节全部错误。由此可见,《明史》在清代推为信史,实则谬误甚多。
1《清世祖实录》卷十二。
2《清世祖实录》卷十四。
把马世耀和他部下七千余名大顺军将士全部屠杀。1
潼关战役持续了十三天,这是决定大顺政权能不能保住西北地区的关键
一战。大顺军失败了,正月十八日多铎部占领西安。不久,阿济格部也到达
西安。清摄政王多尔衮命多铎部按原定计划往攻南京,阿济格部负责追剿大
顺军。
关于大顺军放弃陕西及其他西北地区进行战略转移的问题,需要澄清史
籍中常见的一种错误。许多著作都以为李自成放弃西安,经商洛进入河南、
湖北的时候,是带领了陕西和西北各地的大顺军一道转移的。实际上,李自
成带领的只是原驻西安一带的大顺军主力,随行的有汝侯刘宗敏、泽侯田见
秀、磁侯刘芳亮、绵侯袁宗第、义侯张鼐等大将,大顺政权的高级文官丞相
(大顺的正式官衔是左平章国事)牛金星、军师宋献策等人,还有包括皇后
高氏在内的眷属,兵员约为十三万。由于多铎、阿济格两路重兵迫近西安,
李自成不可能等待驻防陕北和其他西北地区的大顺军汇合后才作战略转移。
这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大顺军由于南撤的路线不同,形成了东、西两大集团。
东路即上述李自成亲自率领的主力,由陕西商洛经河南到达湖北襄阳,会合
驻守当地的白旺部继续东下武昌等地的大顺军;西路是原防守陕北的李过、
高一功部在清军占领西安以后无法直接南撤,而向西转移会合其他驻守西北
的大顺军取道陕西汉中南入四川,然后顺江到达湖北荆州地区。下面就大顺
军两路撤退的经过分别予以叙述。
多铎部清军占领潼关以后,休兵二日,正月十六日由潼关进发,十八日
占领西安,曾派护军统领阿尔津等领兵追击大顺军,由于李自成在五天前即
已率军经蓝田、商洛向河南撤退,阿尔津无功而返。11645年(顺治二年,
弘光元年)二月,多铎和阿济格均驻于西安。2这月初八日,多尔衮分别向多
铎和阿济格发出命令:
谕定国大将军和硕豫亲王多铎曰:闻尔等破流贼于潼关,遂得西安,不胜嘉悦。
初曾密谕尔等往取南京,今既攻破流寇,大业已成,可将彼处事宜交与靖远大将军和
硕英亲王等。尔等相机即遵前命趋往南京。大丈夫为国建功正在此时,汝其勉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