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混沌”一词,倒是让我想到了中华历史自古以来流传的说法:“混沌”,也作“浑沌”。中国古人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后用以形容模糊隐约的样子。
不过,现在不是研究这些的时候,我拉着多多一起贴到边上的岩壁处,以防从天而降的灾难。
我回过头去看其他人,老鬼拉着丽莎也背对着贴到了岩壁上。不过,是和我们相对的另一边儿。大个儿、钱成和老者,则也贴到了岩壁。
比较有意思的是,几个人都在仰头张望,似乎内心都担心会发生些什么。不过,说起来都不全是担心,甚至还有些期待。
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得以仔细看这道“一线天”。我们藏身的地方倒还宽敞,可是,越往上却越窄。这么看过去,给人一种非常强的压迫感,就好像随时会并拢一般。
其实,“一线天”这种特殊的地形,在我国还是非常常见的:
我国名山奇峰中常有“一线天”这样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
较为著名的有华山、黄山、峨眉山、武夷∏,山、江郎山、九宫山、三清山等处的“一线天”美景。
由于“一线天”景观奇特,已成为许多风景名胜的热门景点。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最常见的“一线天”大都出现在石灰岩地区,是一种特殊的侵蚀地貌。
但是,也有“一线天”是由断层形成。与前者相比,其不同处在于它们两侧的岩石有上下左右的位移。我们眼前的这个,就应该是后者。
我曾经和多多去过黄山,那里就有“一线天”。我记得当时多多看见这奇异的景色。非常的激动。可是我,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压迫感。
我当时好想到了《三国演义》上“落凤坡”和“华容道”,想到了关羽和庞统。
黄山一线天在文殊洞下方,登玉屏道中。过小心坡、渡仙桥,有一天两壁夹成的狭长石巷,宽处不过2米。窄处仅半米,中间盘道有80多级,只能容一人通过。
人行其中,仰望长空,蓝天仅存一线。若非子、午(十二点钟),不见月、日,故名“一线天”。
清朝人李斐有诗云:“云里石头开锦缝,从来不许嵌斜阳。何人仰见通霄路,一尺青天万丈长。”说的就是这种地形。
还有江郎山。也有这样的地形。
高312米,长298米,最宽处4米,最窄处3。5米,被华东56位地质专家勘定为“全国一线天之最”。
一线天两边的石壁,叫阴阳壁。阴壁是亚峰的西崖,石壁坦露,寸草不生。阳壁是灵峰的东崖。草长茂盛,生机盎然。被称为“天下第一壁挂。”宋诗云:“移来渤海三山石,界断银河一字天。”说的是,江郎山一线天源于一个“飞来峰”的传说[1]。
在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景致的“一线天”,有时是阿拉伯数字的“1”,有时是中文的“一”。有时是半个圆;在不同的季节会出现“银龙出海”、“冰棱倒挂”、“树杪飞泉”、“天降垂帘”等不同景观。
传说:古江山城南江郎山通海。东海龙君海公主偕其地江氏三郎青梅竹马,情深谊笃。三序业儒,二郎捕鱼,大郎狩猎。
龙君以海公主赐婚将军蟾蜍,俗谓癞蛤蟆者也。貌寝性贪。海公主不从,奔居江家。蟾蜍妒怒甚,率鳖精及虾兵蟹将、蜈蚣毒蛇无数,汹汹杀来。二郎举网捕虾蟹,掷石杀绝;三郎催公鸡啄蜈蚣、驱母猪吞毒蛇。顷间仅存蟾蜍、鳖精焉。二郎投枪击鳖精,大郎纵猎鹰袭蟾蜍,碎其左眼及颅顶,血流如注。蟾蜍气息奄奄,犹垂死挣扎,念咒引来海水汩汩上涌,冲淹田、庐、人、畜,公鸡、母猪均遇难。大郎以身堵海口,二郎、三郎亦奔来堵塞,海水渐止。时海公主见鳖精藏身处,罩以鸡笼,斫刀毙之。鸡笼、鳖精均化石,上有巨岩,中仅容一人通,今称鸡埘弄。
蟾蜍身亡,化石,人称蛤蟆石。猎鹰中其毒液丧生,化石,人称乌鹰石。今乌鹰犹俯瞩蛤蟆石,似阻其复苏作祟者。
江郎三兄弟均化石,伟岸卓荦,撑天柱地,今之江郎三爿石也。其地与海绝,海公主誓死不归,龙君徒呼奈何。
海公主魂化杜鹃,回翔江郎石左右,不时娇啼:“哥哥,吾随尔乎!吾不归去,不归去!”江郎石深情答曰:“休归去!休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