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顶端有国都噶拉洼,中心是柔丹王宫,那建筑十分美妙。十五的月亮,也较之逊色不少。
王宫透明发光。照射四周,使之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四周如明镜般清亮,连五十由旬(一由旬约40里)以内的水中戏游生物的形象都看得非常清楚。
窗户是水晶做成的,从窗户能看清日月星辰及十二宫等。
柔丹王狮发顶髻,戴着金冕和宝镯足剑,显得十分威风。他周身发出亮光,其食物及享用等,天上玉皇大帝也难以相比。
他有许多妃子。王子降生时,花雨绵绵。盛开前所未有的奇花显示祥兆。众多王子在诞生时降花雨,七日不见婴孩,只见宝物发出光明。“柔丹王”的称谓,也就是这样来的。
其实,就香巴拉而言,我还听说过关于香巴拉王国的传说:
青藏高原雪山深处的一个隐秘地方。有一个被双层雪山环抱的王国。那里有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金矿及纯净的空气,这个王国就是香巴拉王国。
在本教和藏传佛教中,像‘香巴拉王国‘这样美丽、明朗、宁静、和谐的‘净土‘,也被称之为‘香格里拉‘。
香巴拉王国,传说在青藏高原雪山深处的一个隐秘地方。
我心里不禁心生疑问:难道传说中的香巴拉王国。就是在这图纸上所标的位置?
据说,香巴拉王国天地浩瀚无垠,乱石铺天盖地,憾人心魄。1145个高山湖泊,散落于嶙峋乱石间。碧蓝如玉如同天堂之水,吸取了日月精华、天地灵气。
她是那么洁净,仿佛少女稚嫩的面庞,璞玉无瑕;她是那么清澈,仿佛初涉世事的孩童,透明如玉,景色极为壮观。因而,才被誉为最后的香巴拉。
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远远看去,充满灵气的山谷中,翡翠般的青草绿树之中,是那沉甸甸的田地和隐在密林深处的寨房。
曾有歌曲唱道:“一条悠长奇绝的山路,穿越尘嚣,向天空延伸;一队队无比虔诚的朝拜者,不辞辛劳,艰难跋涉,只为双脚踏上这块圣洁之地,奉献身心地为之叩首。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它向往。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
它的名字叫香巴拉,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哦,香巴拉并不遥远,它就是我们的家乡。”
这首在近年流行藏区的优美歌曲,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和向往。其中,就引用了一个藏族人家喻户晓的概念:香巴拉。
根据藏经记载,香巴拉王国隐藏在西藏北方的雪山深处,整个王国四周被双层雪山环抱。城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中央又耸立着内环的雪山。这里的居民有着超凡的智慧,摒弃了偏执、痴迷和贪欲,是那样的美好。
关于香巴拉隐秘历史的记载和传说,大量存在于现在西藏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当中。藏经、西藏口头文学、诗歌、流浪说唱艺人等,都对香巴拉的隐秘历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甚至在1775年,六世班禅大师罗桑华丹益希,还写了一部通俗的《香巴拉王国指南》。
除此之外,在藏传佛教中,还有很多关于怎样前往香巴拉的类似指南。
根据‘指南‘,要想在香巴拉圣境入境,必须要经过许多高山和沙漠,克服无数的雪山险峰和江河湖泊。除此之外,还必须得到香巴拉的保护神的青睐和帮助,以降伏路途上阻挠行者前行的恶魔,才能最终顺利到达。
在印度,很久以前,就已流传着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北边,也即在西藏附近的昆仑山脉,有一个圣人居住的神秘王国。
有一部印度佛教的典籍,是这样记载的:‘香格里拉在一个会涌出美酒的湖中央的浮岛上。那儿建有被神圣森林围绕着的王宫,要前去该岛必须乘坐金鸟才行。‘
藏传佛教的各派高僧大德们都认为:‘在冈底斯山主峰附近的某个地方,有个叫‘香巴拉‘的神秘所在地。那里的首领是金刚手恰那多吉化身--绕登?芒果巴,教主为无量光佛亦称阿弥陀佛。
香巴拉共有七代法王,即:月贤、天自在、威严、月施、天大自在、众色和天具自在,七代法王均传授‘时轮根本经‘;他们掌管着960万个城邦组成的幸福王国。
这里没有贫穷和困苦,没有疾病和死亡,也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更没嫉恨和仇杀……
这里花常开,水常清,庄稼总是在等着收割;甜蜜的果子总是挂在枝头;这里遍地是黄金,满山是宝石,随意捡上一块都很珍贵。
当然,这里不用钱,因为钱没有用。
这里的人用意念支配外界的一切,觉得冷,衣衫就会自动增厚,热了又会自然减薄;想吃什么,美食就会飞到面前;饱了,食品便会自动离去。
香巴拉人的寿命以千年来计算,想活多久就可以活多久,只有活腻了,感到长寿之苦,想尝尝死的味道,才会快快活活地死去……
这让我想到之前的亚特兰蒂斯帝国,和那里的情形极为相似。难道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密切的联系?
有人曾这样描述香巴拉:蔚蓝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朵淡淡的白云。天空是那么近,仿佛你伸手可触。
一出县城,你可以看到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人造青杨林。这儿的海拔是三千七百多米,农业学家认为,海拔4000米是不能生长农作物的。
可是,这里照样是郁郁葱葱,到处是风里闪烁的青杨树。映着滩宽水浅的小河,炊烟袅袅的藏房,洁白丰满的佛塔,还有色拉村的晨雾,好一派迷人的美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