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是明煜先送了秋海棠然后遥光在宫中遍植海棠,还是明煜已知宫中遍植海棠然后送的秋海棠……随便罢哈哈哈!
遥光:越发地感觉像是在养狗……
明煜:汪!
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冯延巳《南乡子》
夜已深,人未静,留得相思病。
冷风平,月安宁,清音共君听。
‐‐何处得来已不可考,大约是《牡丹亭》?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杜甫《后出塞五首》
☆、求娶
将夏,蝉声一天比一天密集起来。立于林中,梧桐的落花抚过肩头,纷扬如五月乱雪。
遥光掸落衣襟上的桐花瓣,放下手中的奏章。
因天气宜人,遥光用过午膳,便令于御花园一处林荫里设下案几,坐在户外批阅公文。晚春初夏的熏风和煦又清新,温吞地撩动枝头花朵,在几上香茗中带起微旋,又轻轻擦过案前人耳鬓的碎发。
遥光在一片宁和的如画氛围里甚至有些昏昏欲睡。
昨日朝中呈上了废分封后新地制的最后几项调整方案,下朝之后索性一鼓作气,在御书房召重臣议事,将细节全部敲定,前燕鲁伯、现御史大夫和郑尹伯争辩了好久,御书房小朝结束时已经不早了。夜间睡前,她想到随着明日地制调整案的颁布,历时近半年的新政将全部收尾,有些兴奋。待平复下来,迷迷糊糊间似看到一双亮晶晶地盯着自己的下垂眼,想起似乎有段时间没接到文艺兮兮的抒情信了,又是一阵辗转反侧。自枕畔匣中取出厚厚一摞书信,挑了四封看完才终于睡去。
周、王二家为首的顽固贵族一派门户已清,新政亦已讫,今日的奏折都是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事务。遥光勉强撑着精神头一本一本慢慢地批,桐花瓣洒了满头满身也不顾了。
雒都城东有几户官家,将子弟凑在一处办了个私学。天下平定,新政推行,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而百姓亦有此需求,不妨由朝廷开办官学,广招天下少年英才,由大儒执教,培养西燕最精英的官员储备,请君上批示。
好事,准了,明日上朝详议。
高阳西山隐居的灵均居士,十余岁前乃才冠天下的人物,早年因不满诸侯分裂割据的局势,受周、王二族迫害,一气之下隐居山野,如今见新政施行,西燕已是换了人间,又亲历君上去岁高阳一役,认为君上乃可堪辅佐之明君,遂向高阳官府投帖求仕,请君上批示。
嗯,好事,准了。
这本来历有些远,南疆雍关发来的,南凉有一支提亲队伍,带着绵延好几里的聘礼,浩浩荡荡,要到雒都来,求取包括雍关在内的沿途几处要塞的通关文书。行李都查验过了,符合安全标准,请君上批示。
唔,好事,准。
终于批完了,遥光慢悠悠地伸了个懒腰,一路踩着软绵绵的夏风和花瓣蹩回雪宫台房内时,眸子已经半阖,顺势扑在榻上开始午睡。中间隐约觉到嬷嬷进来帮自己盖上了被子,一扭头又继续睡过去。接下来的一个月过得甚是轻松,可算是遥光自五年前继任国君以来在宫中过得最平和的日子了,镇日里吃吃睡睡练练武,给明煜去几封信。手头处理的都是日常公务,她诚觉无事须放在心上。
所以,在这个飘着小雨的傍晚,当她听说南凉国君明煜在雒都南城门外携聘礼求见,望拜访西燕国君遥光并进行提亲时,一度以为身在梦中,又以为出现了幻听。整个人反应了半刻钟后,才想起记忆里模模糊糊似乎是有这么一桩……竟然是明煜?怪道他这两月不再寄信过来,原来是在这准备着&ldo;惊喜&rdo;等她呢。
&ldo;传令,备车出宫‐‐不,牵孤的马来!&rdo;
一骑红尘奔南门而去,将近时,却忽生出些久别重逢的忐忑来。马的蹄点渐渐放缓,在青石官道上踩出细细水花。遥光牵动缰绳打了个转,才继续向前穿过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