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训练的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已经过去快10天。
早间晨跑拉练,上午训练、下午训练、晚上训练,除每周三次的半天文化课上课安排,其余时间整个安排依然是一天三练。
其间穿插一些看录像和看电视转播比赛,整个体校的训练生活显得极为单调且紧凑。
也不知道是队员们憋着心思较劲还是训练起来会让人忘了想心思,总之,原本有的变故影响似乎已悄然散尽。
至于是不是真的毫无影响了,林幕无法确定,但目前的情况逐渐良好,他也足够欣慰。
其实,结合了教练教导和个人感悟,林幕也在有意的尝试着改变一下自己这个队长在团队中的责任。
他在不改变和队友们融入训练的同时,进一步的加强了思想上的沟通。
人都是在成长的,虽然他们这个团队必然不会太长久,但还是那句话,这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个过程。
队友们或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初衷和目的在训练,在期待比赛,他何尝不是一样?
他也有初衷,更有目的,这也是他的成长。
最终会是一段美好的青春记忆岁月?还是留有遗憾的学生时代经历?其结果往往就是在一天天一次次的尝试和改变中决定。
林幕有那一段梦幻般记忆,他比很多人成熟,也更懂得!
12月15日,又是普普通通的训练一天。
下午3点多,今天的下午训练时间还未结束,三号排球馆里,12个队员分成了两波在球网的两边进行着攻防配合训练。
林幕带着温霄卿、李善彬、杨兴义和朱俊、贺林伟一个小组。
林幕接杨兴义或朱俊的传球发起扣球,温霄卿和李善彬、贺林伟拦网或接地面球。或是温霄卿和李善彬的一传,杨兴义、朱俊的二传加扣球,林幕和贺林伟组织拦网和防守地面。
总之,从一传到二传到扣球,再到拦网和地面防守,接着跟上再起一传、二传,循环往复。
通过小范围的攻防演练,加强在局部技术、战术的训练配合。再通过这样的配合训练,有针对性的加强位置上的技术需要。
这也是最近些天来一直有的训练组合配合。
因为位置稍有变动,12人最终在训练中被时常分成了两组,这一组是林幕带领,另一组是韩晨带领,时而林幕和韩晨相互换换。
6个人一组,除基本功的训练以外,技战术的配合训练,基本是以接应或二传带主攻、副攻和自由人的组合训练。
温霄卿正式成为了华晨离开后主攻位置的自由人,而贺林伟变成了副攻,杨兴义和朱俊虽没有确定成为接应,但就一些进攻上的强化训练被提上了训练日程。
虽然大家都说华晨和胡伟佳的离开影响不大,但其实,影响还是不小的。
只有12个人了,按照他们双自由人的战术,其实等于是8个常规主力轮换加4个替补。这一情况不论对主力还是替补来说,在安排上无疑会被赋予上更多的责任。
谁也不是铁打的,除非你打比赛散步,否则谁都不可能连续打几局比赛还能保持住身体体力状态,需要有人来替补缓和。
杨兴义、朱俊、李善彬、贺林伟,这几个目前的替补想能圆融的契合进替补缓和的位置,需要在一些局部技术上有针对性的强化。
比如杨兴义和朱俊,本来的二传,他们需要弥补韩晨和林幕下场的队伍缺失。
韩晨的位置倒还好说,他们本身就是二传,一般他们上场时林幕都在,只要他们发挥出一般二传的水平就行。
关键还是林幕下场后的安排,以前的情况是温霄卿替林幕,虽然温霄卿在整体上比林幕差的多,但从整个技术平衡上来说,配合韩晨和大半主力,倒也勉强可以应付。
可现在温霄卿成了自由人和主攻位置上的隐形自由人,只能是杨兴义和朱俊来。
二传和接应二传是如此,副攻上同样也是,原本队伍里只有3个副攻,现在离开一个,需要有人来分担刘明明和李峰的压力。
最后决定,贺林伟被推了上来。
其实说起来,这一轮略微的调整下来,林幕能感觉到大家的心气变好了许多。
说起来是都是替补,但从主攻变副攻在这支队伍里的影响变化还是挺大的。或许是有更多机会上场,或许是因为在队伍里的责任和重要性提高了,总之,不论是原本的人还是被替换和改变的人,都明显的挺热衷的。
但有心气也好,热衷也好,终归还是要练起来。
主攻和副攻,副攻和自由人,包括温霄卿这个隐形自由人,他们在技术针对性上都将要有许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