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常君可是最会看人情世故的,他拱手对转身离去的郑龄渊道:
“郑老,听闻您为官时就两袖清风,从不徇私舞弊,此事想来也是郑左淳一时糊涂,若是刘小郎不追究报官,说不定私了便好。”
有巴结郑家的为其开脱,指责陈常君道:
“哼,你不过一个黄口小儿,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搬弄乡里是非,凭什么要众人听你的?”
陈常君眉头一挑回应:“因为这样可以避免见官。”
“私了?”郑龄渊转头看到地上的银钱,已经动了心思。
若真要秉公,此等伤人之事交到巴陵郡守那,郑左淳定然没好果子。
而他因勾结内府被贬去岭南、六年还没调动回朝才告老还乡,哪怕找朋党帮忙要人情,也无异于转着圈丢人。
可若不保郑左淳,他就相当于得罪这供养他的下柏树郑家,那他这个没有子嗣的,岂不是百年之后都没个扶灵人?
其余的人也觉得私了最好,毕竟对郑家说,能用钱解决的事就都不是事,荣氏家族也免去许多麻烦。
荣昌旬知道大哥为难,遂在一旁问:“陈二郎,你倒是说说,如何个私了法?”
陈常君直接道:“好说,农户穷,赔些地来就行。”
钱仁给陈常君一个不太友好的脸色,希望他适可而止,也不要狮子大开口,毕竟陈常君因包庇陈常坪还欠他一个人情。
“多少地,你来说说。”郑龄渊问。
“那就要看他值多少了。”陈常君指着郑左淳:“大熙朝律法规定,殴打旁人至伤者……”
郑龄渊脸色难看,伸手制止道:“他打的不是你,这事要问他。”
趁着郑龄渊转身至刘小郎的空档,陈常君给刘小郎比了个五十。
刘小郎年岁虽比陈常君大些,可毕竟是个没什么见识的乡下孩子,不知道陈常君何意,更不知道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形,支支吾吾有些胆怯。
钱四轻轻拍了下刘小郎肩头,给他鼓励。
“那就……五十……倾?”
登时,在场人被这句话惊地犹如被雷劈穿,外焦里嫩。
陈常君忍住笑意,郑龄渊脸色难看,再次询问:“老夫半个身家都要给你?莫要开玩笑!”
“那……那就五十亩好了。”刘小郎再次回答。
陈常君点点头。
五十亩是陈常君思量好一会儿得出的量,本来还担心郑龄渊要讨价还价一番,留出二十亩下降空间,没想到经过刘小郎这么一瞎报价,从五十倾到五十亩的巨大落差,反而让人都觉得十分合理。
荆湖北路地广人稀,田地比别处便宜,贫瘠的土地有二百多钱一亩的,好一点的也不过四百钱。
郑家肯定不会给好地,姑且按二百钱一亩,五十亩也不过万钱,算下来就是十贯。
但地都在地主手中,朝廷又不许随便垦荒,没有任何手段的穷人就算攒下些钱,也买不到土地,而关于卖地,朝廷也有一定顺序原则:先问同族五服,再问邻居,最后是同里的乡党,并不是随意交易的。
所以陈常君只要田,不要钱。
百亩是一倾,郑龄渊无需再做思量,当即答应下来:
“好,事情就这么定了,有大伙儿作证,这事就算过去。”
陈常君带头给郑龄渊一通恭维,什么“刚正不阿”“不徇私舞弊”通通用上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