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力小说网

怪力小说网>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思维导图 > 第2章(第1页)

第2章(第1页)

=================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孔丘《论语?宪问》

史家对以往史实的兴趣,永远与他对当前生活的兴趣连成一体。

‐‐[意大利]克罗齐《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

青春逝去,光阴荏苒,人届中年;人生苦短,活动范围日蹙。……我只能考虑当代主题。实际上,公众感兴趣、我也感兴趣的只有我们时代的事。

‐‐[法国]托克维尔《与友人的信》

导论 研究中国的方法

崛起或崩溃,是一个问题

关于中国经济变革的争论一直存在,但从来没有像当前这样两极化。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出版的《2050年趋势巨流》(ga插n:theworld2050)一书中的计算,中国经济将在2030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到205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占全球的20。1《经济学人》的数据与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计算2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曾经出任美国财政部部长、哈佛大学校长的劳伦斯?萨默斯进而给出了一个历史性的长期结论,在他看来,300年以后的历史书会把冷战的结束作为第三等重要的事件,把伊斯兰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关系作为第二等重要的事件,而头等重要的事件是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崛起,以及这些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和互动。3

对于西方人来说,面对中国经济崛起这一事实,最困难的不是预测和计算,而是如何解释。

2013年1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年届103岁高龄的罗纳德?科斯出版《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一书。在过去几年里,这位当世最高寿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他从未踏上过这个陌生国家的土地,在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之际,他自己出资在芝加哥召开中国经济转型研讨会,之后又倾力完成了这部著作。在这本书里,科斯对中国经济变革给出了三个基本性结论:一是&ldo;最伟大&rdo;,他认同经济学家张五常的观点,认为开始于1978年的中国经济转型是&ldo;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rdo;;二是&ldo;非计划&rdo;,&ldo;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一系列事件并非有目的的人为计划,其结果完全出人意料&rdo;;三是&ldo;意外性&rdo;,科斯将中国的崛起视为哈耶克&ldo;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rdo;理论的一个极佳案例。他的这三个基本性结论表明,在现有的制度经济学框架中无法完整地解释中国经济的崛起。4

与上述声音相比,另外的相反性意见似乎更为尖锐。

2012年初,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因准确预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而广为人知的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认为中国经济正在崩溃。他的主要论据是,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只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35,更多依靠贸易顺差维系工业的正常发展,更为严重的是中国投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而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不断膨胀的房地产泡沫造成的,这与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前的情况非常类似。他在文章的结尾调侃:&ldo;世界经济已经饱受欧洲金融危机之苦,我们真的不需要一个新的危机发源地。&rdo;几乎同时,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也刊载了题为《2012年中国即将崩溃》的文章,认为中国的体制、法律、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等问题会成为即将崩溃的原因。

在华人经济学家中,长期悲观论颇为流行,不少自由派学者否认中国模式的存在。耶鲁大学的黄亚生教授多次撰文认为&ldo;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不独特&rdo;,在他看来,&ldo;如果以亚洲各主要工业国经济起飞的不同年份作为出发点来比较,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并不足为奇。无论是中国的成功经验还是发展困境,都不是中国特有的,都可以从世界其他国家的身上找到影子&rdo;。5

经济学界的两极化分歧不但没有消解中国经济崛起的魅力,反而使之显得更加迷人。当理论和数据都无法给予清晰判断的时候,我想起了约瑟夫?熊彼特的那句名言:&ldo;人们可以用三种方式去研究经济:通过理论、通过统计和通过历史。&rdo;于是,回到&ldo;中国历史的基本面&rdo;,从历代经济变革中探研得失,寻找规律与逻辑,也许是一次不错的探险。‐‐这正是本书创作的。

&ldo;分久必合,合久必分&rdo;,是谁家的&ldo;大势&rdo;?

每一个中国男孩,几乎都是从《三国演义》开始了解本国历史的。我读书读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从邻居家的旧书架上捞到一本泛黄毛边、繁体字版的《三国演义》。展卷阅读,罗贯中先生的第一行字就把11岁的我给镇住了:&ldo;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rdo;

直到30多年后,在书堆里埋头日久的我才突然抬起头来,想找罗先生问几个问题:为什么天下大势必须&ldo;分久必合,合久必分&rdo;?为什么不可以分了就不再合?为什么合了就必定会再分呢?&ldo;分久必合,合久必分&rdo;,到底是&ldo;中国的大势&rdo;,还是&ldo;天下的大势&rdo;?

这些当然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学术问题,美国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史专家魏斐德甚至将最后一个问题看作西方历史与东方历史的&ldo;区别点&rdo;。

中国与欧洲在早期都是从部落制进化到了城邦制,东方的春秋战国正与西方的古希腊同期。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毕达哥拉斯正在意大利南部传授几何学;孟子出生的时候,亚里士多德是一位12岁的翩翩少年。公元前360年,东方发生了第一次重要的集权式变法‐‐商鞅变法,西方则在公元前356年出现了亚历山大帝国。汉武帝(前156‐前81年)进行中央集权制度的试验时,西方的凯撒大帝(前102‐前44年)也让高度集权的帝制替代了共和制。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东西方世界分别出现了双峰并耸的、大一统的大汉王朝与罗马帝国。公元184年,汉帝国陷入内乱,之后进入了将近四百年的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罗马帝国也在外族的侵略下分崩瓦解。之后,东西方历史突然开始了&ldo;大分流&rdo;。中国在公元589年重新实现了统一,从此再也没有长期分裂过。而欧洲进入黑暗的中世纪,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制时期,便再也没有统一过,尽管在2000年出现了欧元,实现了货币意义上的&ldo;统一&rdo;,可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欧元的存废又成了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魏斐德的问题正是:&ldo;在世界上第一批帝国‐‐罗马和汉朝‐‐崩溃后,中国历史和欧洲历史为何差异起来呢?&rdo;

这似乎是一个很难有标准答案的历史悬案,你尽可以从地理条件、民族心理、宗教语言以及偶然性等角度来给出解释。魏斐德给出的答案很简洁,但在我看来却像手术刀一样精准,他说,&ldo;统一是中国的一种文化&rdo;。6

统一的文化为中国赢得了历史性的荣光,在《历史研究》一书中,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称中国为&ldo;唯一延续至今的社会&rdo;,根据他的统计,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1个文明社会,其中,中国社会是文明特征保留得最为完整的样本。而这一成就正得自于&ldo;统一的文化&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