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宁毫无离开的想法,福伯一个下人也没办法做主子的主,至于会不会替那女子赎身,他一个下人也不敢过问,最后只得在杨旭宁的驱赶下,脚步沉重的离开了群芳楼。跟随他来的小厮则被杨旭宁留了下来,说有什么事也方便让他跑个腿。
京城人多是非也多,永远不会缺少话题,最近却有了那么一两件事让大伙儿都津津乐道,听与说的人都眉飞色舞。前者是被人鄙夷,后者则只流传在小范围的圈子里。
花楼传出了件风流韵事,起初只是传花楼里有位姑娘有了一位爱慕她的官老爷,为了追求这位姑娘,他不惜住进楼子里与之日日相对,豪掷金银连家也不要了。若这人是年轻公子也还是一桩美谈,想到却是一个鸡皮鹤发的老人做这样的事,人们只想到三个“老不休”。
没两天就有人打听出来了这人的身份,原来这老不休就不是个好东西,多年前就干下了宠妾灭妻,最后还把妾扶成了正室的浑帐事,继妻身边的美婢他也收了房,最离谱的还把继妻的侄孙女也收成了小妾,祖孙俩共侍一个男人,这是读书人能做出的事吗?更别说他还是个官。ia
这位官老爷就在群芳楼住着,他的身份被扒的明明白白,他租住的西市小院也被好事的人们寻了出来,有知情者也证实,传言里的小妾就在里住着,事情真真的,一时之间人们对这个毫无廉耻心的男人鄙夷极了。
黄妈妈最高兴了,自从她加大扩散如烟与杨老爷的故事后,群芳楼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好多人其实也不是真来找姑娘的,专门寻来就为看一眼如烟长的多美,有的则是来瞧瞧传闻里的老不休长的什么样。黄妈妈一点都不急着找杨旭宁拿银子了。看書喇
可惜杨旭宁什么也听不到,他赶走了忠心的福伯,如烟奉了黄妈妈的命令整日与他痴缠在屋里养腰,小厮又被他打发去打听张书雅家以及郑元浩家的情况。他以为只是找了个清静的地方养伤而已,过去享受惯了,这段日子太过烦闷,他想过几天舒坦的日子。
杨倩芸的茶铺开张了,开张时没闹什么动静,就罗掌柜领着一众伙计自家就把招牌给挂上去了。招牌上大大的三个字,半日闲,字尾后有两个稍小的字,茶苑。装修了十多天,附近的人还是很好奇的,见终于开门做买卖了,有好事的就上门来看新鲜了。
罗掌柜笑着将人引到店里介绍,独特的装修方式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悬挂的字画,柜台边的设计的书架,让茶铺平添了独具一格的氛围,直接与别的茶楼拉开了距离。柜台边上有一个长案,一名女子坐在案几后摆弄着茶具,面前摆着一排小杯子,有人到面前,她便斟上一小杯茶,罗掌柜便请人饮上一杯。
有人惊奇便问:“掌柜的,为何你家茶铺里放了这么多书卷?”
“来我家茶铺喝茶时,这些书卷是免费借阅的。点茶我们还送小食。”罗掌柜笑眯眯的道。
小食同样美味,新茶的口味和泡茶的便利几乎是来一人便吸引吸住一人,坐在茶铺里喝茶也是种享受。一开始来人并不多,主要是茶叶和点茶,一开始的定位就没有走低端路线,百姓来茶铺很多就是瞧瞧热闹。
附近就有个书院,自从有书院的学子们知道这个地方后,他们忽然就发现这是属于他们的地方,有的读书人也觉得这是个好去处。点上一壶茶,找一个卡座或是包房,再去柜上借上一本书,有吃有喝,可以一坐一下午。
经他们的口,柜台边上悬挂的一副字:偷得浮生半日闲,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两句诗成功的让茶铺火了,诗是好诗就是不全,不少来此喝茶的人跑去让掌柜把全诗挂了来。罗掌柜却反而告诉他们不久后茶铺会出新活动,店里悬挂的字画可以挑选三副送人。
杨倩芸的字画是从系统里买来的,后世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高仿。被模仿的肯定是好东西,高仿就是已经是达到以假乱真的东西。后世乱大街的货物,可是放到唐初,就是妥妥的好物件。才在店里没摆几天,盯上这些东西的人不少。
字画也好,茶也好,小吃食也好,总之,小范围圈子里,杨倩芸的茶铺出名了。
杨旭宁的丑闻终于传到了杨家主家,杨家主宗在京城里的主事把杨旭宁的事传了回去。得知消息的宗族老一辈们委实被气坏了。其实早在杨旭宁把杨老太妾扶成妻的时候,若不是杨旭宁是他们那个偏支选出来的族长,可以为族里做些事情,族老们都不想管他的事了。
杨旭宁原来在任上虽然没什么作为,却也没出什么岔子,隋唐两个朝代更迭,因为战争地方上很多官员严重缺乏,于是杨家主家便使力将他的位置往上挪了挪,后来又挪升至四品,然后又费心牵线,将他嫡长子杨青云的大女儿与崔家联姻。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又与郑家联姻了。
本以为如此为这个偏支筹谋了,杨旭宁这支会成为主家的一大助力,烂泥果然扶不上墙,没想到这一家人不断的干糊涂事,把好好局面全打乱了。就过大年一个没注意他家的短短时间,几年的谋划全付之流水了。
京城补缺没立时帮忙,就是准备打压他一下,没想一个没留神他又闹出事情了。
派回来报事的人拱手道:“各位长辈,堂叔说,有一日散朝后连大人们也在谈论杨族长的事,有御史大人还称羞于与此人为5,若不是他现在是补缺之身,必然要在圣人面前参他德行有亏。其他知道杨族长与我们有亲的大人虽然没有明说,但也表达了对杨族长的不喜之意。”
族老们叹息,这回就算是想帮杨旭宁谋事也难了。有人开始数落杨旭宁的蠢笨,有人在细数杨家自身各个子嗣的际遇,有人则抱怨对杨旭宁多年的扶持,亏大本了。
族长沉默了半晌,忽然道:“杨旭宁的那边的事情全部丢开吧。”
有人不甘:“族长,咱们多年耗费在他身上的心血白扔了?”
族长淡淡道:“我们原本看中的就不是杨旭宁本身,而是他那整个偏支的能给我们带来的利益,这些年他那支的小辈们的确也有些人帮着做了事,偏生他这个族长蠢笨。我们扶他那个大儿子已经几年了也没见着出彩的地方,最出息的那个偏生又给赶出族了,他家已经没有值得我们花力气的人了,是时候换个人扶持了。”
有位族老叹息:“当初就不该由着杨旭宁折腾杨青松,我们该出手管管的,那是能耐人,不管一屋子人怎么作妖,人家都能过得好好的。我们族里因着他,也跟着赚了不少银钱。”
旁边的人立即反驳道:“我们如何没管了?若不是我们暗中打招呼,他杨青松做买卖能那么轻松?至于他家里,老子管儿子天经地义,这种小事我们也要伸手?还有,哪家的娃子不是妻妾成群,偏生他特立独行,抬个妾进门就丢了买卖去投军,他也是个不孝的!”
“那算什么妾,那要抬的女人原本是个该沉塘的货色,还把偷人生的货也带上门了,杨青松能瞧的上?杨青松还算好的了,那继室多年来一直欺辱他都忍住了,这么伤脸面的事换个人也忍不了,也难怪杨青松会作出反抗的事。”另一人看不过去了。
“是啊,杨旭宁糊涂啊,再怎么也不该做出把二房除族的决定。这些年全靠二房在撑着杨家的事情,用银子也好,族里安排做的事也好,他自家的琐事也好,都是杨青松在做。这人才不过去边关两年,我们跟他家就什么交涉就都铺张不开了。我才发现,这许多年我们对杨旭宁倚重,其实事情都是他家老二在做,说到底,这族长还不如杨青松来做。”
有人眼睛一亮:“对啊,我们不如把那一支的族长扶成杨青松。他以前每年都会给族里弄上万两银子的财物,这还是他仅只做买卖给族里的花用,若他成了那一支的族长,权柄大了,又可以不受杨旭宁的压制了,能帮我们做的事更多,人一高兴了给我们的银钱还能少得了?”
这提议顿时好多人附议。
族长也心动了,没人赚银子多,而且杨青松确实会办事。
仍是那人反对道:“你们别忘了杨青松在军中,他大儿子也在军中,就算让他们家回归杨家做了族长,谁人来管事?没人会听那两个小奶娃子的吩咐!”
回来报信的那人开口了:“杨青松一家出族杨旭宁要了两万两,杨青松家搬到了京郊住,打马到京城不过一两刻的功夫。现在他们名下堂叔派人打探到的就有好几百亩地,最近又在开店,虽没打探到究竟开了多少,除了二夫人自己的,他家的几个孩子都各开了店的。”
族长点头:“杨青松手下有一批很能做买卖的人,无须杨青松自己亲自守着,他只要拿好了主意,那些人自会按着他的法子把事情处理好。所以我会说杨旭宁蠢笨,他但凡稍微对杨青松好上一点,管束一下那个继室,杨青松也不至于投军。有杨青松在家帮他处理府里的事情,他何至于落到现在的境地。”
“那族长的意思呢?”
族长板起了脸,郑重道:“杨旭宁那一家都不用管了。但是那一支肯定是不能放弃的,现在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在那支族人里重新选一个人扶持,再一个就是去个有分量的人跟杨青松接洽,把他家重新记回来,他做那一支的族长。明启族老,你们家以往与杨青松相交最为融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