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伟大的MN-1930版更好用,简单、可靠、造价低廉,可以大批量生产,最适合人海战术了!
辫子们与灰色牲口的外表体型有很大差异,但是两个群体有很多供同点。
比如数量众多、吃苦耐劳、文化程度低(其实就是一群文盲)……
用其他高、大、上的步枪都是浪费宝贵的银子,他们就适合用联盟出品的MN!
更重要的是,MN-1930与MK-1930的子弹是通用的,减轻了后勤补给压力。
MK-1930就是伟大的洗地神器——苏版“马克沁”重机枪,在俄版M1910式改进而来。
虽然这东西很笨重,连地盘手拉车算上接近五十公斤,不过优点是不爱卡弹。
还有两个备选方案,就是ZB-26捷克式轻机枪与德制MG-42通用机枪。
这俩款武器都是7。92毫米口径的,得让大菠萝的设计师改成7。62毫米R弹的版本。
大菠萝尚欠二货青年八百吨黄金,另有卖通讯设备的15亿美元存在联盟银行。
单凭那笔货款,就足以在联盟时空买上好几船的武器弹药了(前提是都得是低价产品)。
再说,估计大菠萝一时半会是用金子还不上了,与其烂掉,不如买点联盟产品吧!
如果不改口径,在联盟那边订购ZB-26与MG-42,在这边配弹也不是不行。
不过还得先进口7。92×57毫米的S弹,然后铺条生产线才行。
这种口径只有德国与毛瑟的购买国在用,子弹厂商自然以德国为主。
耗弹量小的话,就不用实施国产了;如果大的话,还得考虑改用7。62毫米R弹。
到了手炝,有人会说,你不会用7。62毫米的东西了吧?那就大错特错了!
伟大的托卡列夫TT-33,使用闪瞎钛合金狗眼的7。62×25毫米托卡列夫弹!
虽然弹容量只有八发,不过该枪威力大、精度高、简单可靠,与“莫辛-纳甘”有异曲同工之妙!
就算你不知道TT-33,总该知道它的华版近亲——五-四“黑-星”吧???
它将成为广大军官们的得力助手,要么上阵杀敌,要么XO逃兵,总之子弹是不会省下的!
当然,还有被牲口们钟爱的毛瑟C96或称M96战斗手炝,使用7。63毫米子弹。
与TT-33的标配子弹尺寸几近一致,二者基本可以做到弹药通用,因为托卡列夫弹就是参照C96的子弹演化而来的。
不过前者比后者0。60克装药量少了0。08克,故C96的最大射击杀伤距离不会超过TT-33!
德制战斗手炝最大的优势在于弹容量大,火力持续时间较长而已。
在没变成20发弹匣的“盒子炮”之前,C96只能容纳十发子弹,就比TT-33多两发而已!
二者各有优缺点,不过在TT进入华夏之后,火力甚猛的“盒子炮”就逐渐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