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不是怕麻烦,真不是怕麻烦。要是怕麻烦咱妈也不会叫你给我们补习。是……&rdo;吴冬来真是耿直,纠结不到两秒钟就把他妈的老底都兜出来了:&ldo;我们家每个月都超支,筹不出钱付给补习老师!&rdo;
这回轮到李振华理解不了了,开口问:&ldo;你们家要供几个亲戚家的小孩上学?&rdo;
&ldo;四个。王阿姨除了冬来,还有弟弟燕来和妹妹年来,负担确实比较重。&rdo;李振国没有给后妈算家用帐的意思,主要吴冬来这个小孩肠子太直了。在他们面前这样直,在王阿姨面前肯定也是很直的,回去必然倒话。
有些事情十几岁的孩子想不到,不代表工作多年的成年人想不到。他就不信他亲大哥把他带回去见父亲之后,王阿姨没有详详细细的去打听过他,对他的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还每次见面都强调叫他回家住,这人心里肯定另外有打算的。
李振华也想到吴冬来就不是能藏得住话的人,点点头说:&ldo;那确实不容易。不过本来学习就跟不上,只靠自学也不行呀,请补习老师是有必要的。&rdo;
&ldo;有补习的机会肯定要先去争取的,要是补习老师很合适教,问一问他要收多少补习费,再来想办法好了。离开学还有半个月呢,肯定能想到办法。&rdo;
李惜文比较乐观。
一个村子固定就是那些人,谁来谁去大家眼睛都看得见,买东西就是公社的供销社或者有些人口多的大村的代销店。你花一点钱买个什么东西,别人比你先走就回去传话了,你还没到家,说不定你全村人都知道你花出去的钱是毛票还是分票,买了什么东西。在农村偷偷摸摸做一点赚钱的营生很困难。
但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口流动量也大的大城市,人们听说和看见的新鲜事更多,不是特别偏激的人不会对邻居家花的那一毛几分感兴趣,更没有谁会闲得替邻居家天天计算家用帐。人口多市场大机会也多,就算是计划经济,想挣一点小钱肯定也有办法。不然那些家庭成员都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的城市贫民家庭早就饿死了。
李家兄妹三个人的人生态度都是很积极的,只要有机会就要尽力去争取。但是机关干部的家庭趋于保守,做事之前要先考虑周围人的反应而不是实际利益,换句话说他们更爱面子。
吴冬来这两年被王友贞耳提面命教的都是怎么维护面子,很不能适应他二哥和李家人。他愣愣的,又不知道怎么办了。
&ldo;行了。我有奖学金,给你交补习的费用应该够了。费用的事就不用王阿姨操心了。&rdo;李振国对吴冬来笑笑,他敢打赌,他用奖学金给弟弟交补习费用的事传说出,王阿姨能气的撞墙。
&ldo;我……那你没有钱用怎么办?&rdo;吴冬生同学真是一个有很有良心的同学,问的时候一脸的担忧。
&ldo;我有兄弟和妹妹。&rdo;李振国指着李振华和李惜文,&ldo;没有钱用我会问他们要。&rdo;
&ldo;你哥的奖学金给你用,我这个做哥哥的也有奖学金,给他用。&rdo;李振华笑起来,&ldo;你放心去找补习老师吧。&rdo;
吃过午饭。李振国给吴冬来找了顶草帽戴,他自己也扣了顶草帽,把装鱼的水桶绑到自行车后座上,载着吴冬来去胡教授家了。
人一走,李惜文立即说:&ldo;吴冬来回家要说二哥拿奖学金给他交补习老师的学费,他会挨他亲妈打吧。&rdo;
&ldo;不会。王阿姨要脸的,她只能给你二哥张罗生活费。&rdo;李振华呵呵笑。
第55章补习费
既然是认了亲生父亲,那就不可能不把亲生父亲的儿女当弟弟妹妹,哪怕只是做个样子。
本来李振国是打算做做样子的。
可是吴冬来这么钢铁笔直,他又觉得对不懂事的大孩子只是做个样子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所以一路上李振国都有耐心的和吴冬来解释:&ldo;我从上大学起就没有少在胡教授家里吃饭,胡教授和师母对我这样的穷学生从来都是体贴周到的。这个鱼并不是因为师母帮我们找补习老师送礼。是我们家才搬过来,什么票都没有,又想吃点好的。小妹早上去钓了几条鱼。我就给教授送一点过去。&rdo;
吴冬来老实说感想:&ldo;不懂。我觉得你就是在送礼。&rdo;
&ldo;我们教授和师母人好,我有事求上门,空手他们一样会给我办的。我很感激他们,这是心里一直记着的。这些鱼并不是我为了感谢他们勉强自己去买,去找来的。是正好有,我们家又有的多……&rdo;
二哥,你是咱们家的,你总把李家当成你自己家是不对的!吴冬来怪伤心的,&ldo;爸爸和我们才是你的亲人。&rdo;
&ldo;才认你们没多久,不是很习惯啦。&rdo;李振国放弃了循循善诱,直接说:&ldo;在你们看来,李家可能只是收养了我。可是,如果大哥哥不找来的话,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我是抱来养的。爸爸妈妈对我和对亲生的没有区别。我小时候犯错误挨的每顿打都比你昨天那两巴掌重多了。我初三毕业的时候不想上高中,我爸和我妈打我打断了一根柴棍子。&rdo;
&ldo;妈说,李家以前对你好是因为你学习好,有指望考上大学。你考出来了,李家就出头了。&rdo;吴冬来卖亲妈就没犹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