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情况也是谢知潜移默化的结果,她一早就有造反的想法,从她嫁进来就开始奠定秦纮在兄弟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大人那些儿子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哪怕是最小肚鸡肠的老二都是一员勇将。谢知能做的就是把手中的好处分一小部分跟他们,同时让他们看清他们夫妻的部分实力,让他们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差距。当一个人跟众人差距不大时,很多人或许会嫉妒他、想要取代他,可当差距变成天堑时,很多人就只有羡慕,不会有嫉妒,更不会去想取代他的地位。
&ldo;老二昨天跟老爷子说,等京城稳定了,他想去高句丽。&rdo;谢兰因对女儿道,秦宗言、秦纮都出门了,谢知拿着新制的月季花茶来找母亲喝茶,谢兰因顺势说起昨天听到的新消息。
秦宗言这么多儿子,不可能全留在京城,也没必要全留在京城,等京城稍一稳定,肯定要有人外出镇守各处,起码六镇就需要有人坐镇。秦宗言也向儿子隐约透露了他将来准备册封儿子各处为王的意向,让秦家兄弟慎重考虑去那里驻守。他们现在驻守在何处,将来就是那儿的王。
这样的安排让秦家诸子都很满意,太子之位他们不肖想,能当封地的王他们也满足了。秦二当初曾护送家眷去高句丽,一下就看上高句丽。他仗着老爷子宠他,直接开口问老爷子要高句丽。因高句丽是谢知和秦纮一手整顿的,尤其是谢知,几乎掌握了高句丽大半经济命脉,老爷子想借妻子口问问儿媳的意思。儿媳不松口,老二去了高句丽也成不了事。
谢知微微颔首,&ldo;高句丽太大,二哥一人能行?&rdo;
谢兰因诧异的望着女儿:&ldo;你真要把高句丽给老二?你忘了阿藤?&rdo;她还真佩服女儿,这么大的家业说舍就舍,她就没想自己有两个儿子?老爷子分封诸子,等将来秦纮登基,他们就不分封诸子了?
谢知说:&ldo;我没忘,阿藤我另有安排。&rdo;她心中暗忖,高句丽那么苦寒之地,她怎么可能舍得让阿藤去?阿藤要去也要去广东。谢知这些年专注于高句丽和日本的开发,对南方那边不怎么上心,可等她空出来,就要专注于南方开发。那边气候温暖、水土丰美,开发出来就能成为大魏粮仓。
谢兰因摇头,&ldo;你心里有数就好。&rdo;她现在也管不了女儿了。
&ldo;那三哥呢?&rdo;谢知问。
&ldo;老三说想留下享福,倒是老大说想去于阗国。&rdo;谢兰因说,于阗国本来是个撮尔小国,离中土遥远,国内领土大半都是沙土,国内除了玉石也没别的特产,要有多贫瘠就有多贫瘠。还是靠了秦家的实力,才扩充领土,又将国都移到了一片水土丰美之地,如今国内大半人口都种植棉花和粮食。种出来的棉花和粮食,甚至不用秦家接手,附近的邻国都要走了。
谢知又问:&ldo;于阗王不是有儿子吗?他乐意老大过去?&rdo;
&ldo;他那份家业从头到尾都是秦家打来的,他能不乐意?&rdo;谢兰因反问,她感慨道,&ldo;老头子嘴上说的狠,心里还是给老大留了条路的。&rdo;不然也不会让老大娶尉迟氏了。于阗国国王是有儿子的,可他自知自己从上位到迁移国都,都是秦家在后面支持,如果秦宗言想册封儿子为于阗王,他也没有能力反抗。横竖他也是自己女婿,他生的孩子也是他的后代,于阗王早想开了。
&ldo;这也是老大自己争取来的。&rdo;谢知说,如果秦绍跟幼时一样,懵懂不知事,哪怕他娶了尉迟氏,也不可能被秦宗言派到于阗国去,他只会成为弟弟们的垫脚石,这一切也是他努力出来的。
&ldo;他那几个儿子就没一个简单的,心眼最多的就是老大和小十。&rdo;谢兰因轻叹一声,&ldo;幸好他们也够聪明。&rdo;没想跟阿狼争,不然光对付他们,就能牵住阿狼不少精力。
谢知轻笑,&ldo;是人都想建功立业,在有希望建立一份大业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去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了。&rdo;身在乱世,又是秦家人,谁不想将来能名留青史。可是养兵费钱,一般人能控制住中原江山就不错了,哪还能指望别的地方?可她不一样,她有金山银山,尽够秦家养兵,所以天下泰半事都能用钱解决。
谢兰因莞尔,&ldo;说来最聪明的还是老三,不过他似乎没别的兄弟那份野心。&rdo;秦老三是秦家最会享受的人,他也早说不乐意外出封王,就想留在京城享福。
&ldo;人各有志,大人教子有方。&rdo;谢知说,五哥对兄弟都好,将来他上位还能亏待老三不成?
谢兰因哼了一声,老色鬼这几天尽在自己面前得意自己教子有方,他教子有方,她教女也有方啊,不然怎么能养出阿菀?她正想夸女儿,却不料心腹女仆悄声走进来,给两人行礼说:&ldo;夫人、女君,闵太子妃求见。&rdo;
两人互视一眼,谢兰因和谢知起身道:&ldo;快请太子妃进来。&rdo;闵太子妃就是谢明珠,拓跋曜死前没有废太子,因此太子是以太子身份下葬的,谥号&ldo;闵&rdo;,慈仁不寿曰闵。
谢明珠穿着一身素衣坐在堂屋,她是微服出来的,不然谢兰因和谢知怎么可能坐在房里等下人来通报,早出来迎接她了。谢明珠是有求于两人,自然不会摆什么太子妃架子。没了丈夫的太子妃还有什么架子好摆?
&ldo;太子妃。&rdo;谢兰因和谢知上前要给谢明珠行礼。